病例分析第3期
患者女,52岁。发热伴咳嗽、咳痰3天。
患者3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寒战,最高体温39.5℃,伴咳少量*脓痰。无胸痛、呼吸困难。自服“泰诺林”后,体温可暂时下降,但咳嗽、咳痰症状逐渐加重。平素体健。否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病史。无烟酒嗜好。无遗传病家族史。
查体:T38.8℃,P96次/min,R20次/min,BP/70mmHg。一般情况可。口唇无发绀,右上肺叩诊呈浊音,语音震颤增强,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6次/min,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g/L,WBC13.9×10?/L,N0.80,Plt×10?/L。
胸部正侧位X线片:右上肺大片状密度均匀增高影。
答题模板
(一)初步诊断
(二)诊断依据
(三)鉴别诊断
(四)进一步检查
(五)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见病例分析第4期)
病例分析第2期参考答案
(一)初步诊断
1.支气管哮喘
2.右下肺炎(仅答“肺炎”酌情扣分)
(二)诊断依据
1.支气管哮喘
(1)中年女性,慢性病程。
(2)反复发作性喘息,有时凌晨发作,呈季节性。激素及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
(3)过敏性鼻炎病史。
(4)双肺可闻及哮鸣音。
(5)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2.右下肺炎
(1)发热伴咳嗽、咳*痰。
(2)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3)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斑片状影。
(三)鉴别诊断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心力衰竭。
3.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四)进一步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
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血IgE。
3.痰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药敏)。
4.血生化(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
5.症状控制后复查肺功能。
6.症状控制后行皮肤过敏原试验。
(五)治疗原则
1.休息、吸氧、止咳、祛痰。
2.口服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3.联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4.抗感染治疗。
5.必要时机械通气治疗。
想测试笔试学习情况的同学,请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操作,进入“医博士APP”进行自我测试。
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