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啰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细胞仪异常报警别怕,小紫帽来一探究竟 [复制链接]

1#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nvrenjkw.com/nxzx/3892.html
作者:童杨单位:安徽医院检验科“小紫帽”是医院试管家族中一根普通的紫色抗凝管,医院每一个需要的角落,最终到达检验科,完成检验使命。某年某月某一天的某个时刻,从儿科飞奔到检验科血细胞仪完成检验使命的“小紫帽”,遇到了血细胞仪异常报警……Why?就让“小紫帽”来一探究竟吧!案例经过白细胞高达49.59×/L,DIFF散点图提示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根据复检规则,检验科老师进行了手工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高达73.9%。外周血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裂隙核细胞:检验科老师根据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寻求裂隙核细胞出现的意义。相关文献显示,有裂隙核的成熟淋巴细胞偶尔出现于外周血中,强调其可作为百日咳的诊断线索,给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方向。临床病例1、病史:患儿,男,3个月15天,因反复咳嗽入院。患儿一周前出现低热、咳嗽,开始口服药物;3天前就诊于外院,期间应用“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维生素K1、甲泼尼龙、溴己新”输液及雾化治疗。外院病程中检查血常规提示“WBC57.67×/L”,抗感染治疗后复查白细胞仍高。有咳嗽、喘息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儿科。患儿自起病以来,无气促及紫绀,精神、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2、查体:体温:36.8℃,神清,反应可,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皮疹、*染,浅表淋巴结未及,口腔粘膜光滑,咽无充血,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哮鸣音及细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拒按,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未及,皮肤弹性可,双下肢无浮肿。3、辅助检查:外院血常规:WBC57.67×/L,N30.9%,L59.2%,HB.8g/L,PLT.3×/L。胸片:支气管肺炎。检验科老师高度怀疑该患儿为百日咳。积极与儿科医生沟通,建议完善百日咳相关检查,后连续外送两次“百日咳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证实了之前的推测。于是乎,真相大白,最终诊断为百日咳,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为百日咳杆菌感染所致。什么是百日咳?百日咳指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无鞭毛、芽孢,革兰阴性杆菌。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咳嗽逐渐加重,阵发性痉挛咳嗽伴鸡鸣样回声(新生儿和幼婴儿常无典型痉咳),病程可长达2-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免疫力低下者,尤其儿童及婴幼儿易感。发病早期可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可达(20~50)×/L,分类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占60%~80%。我国儿童百日咳实验室确诊标准分为3个年龄段:0~3月龄、4月龄~9岁,≥10岁,每个年龄段有着与之相关的实验室确诊标准,如下表: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是观察不同血细胞形态变化的“金标准”,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准确而重要的依据。检验科联合儿科和细胞兄弟一起肩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病原微生物大战”的胜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努力!加油啦!编辑:okay审校:小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