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啰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久咳不愈,动静结合的治法见效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8_1.html

徐富

分享一个记忆深刻的医案,*某,男,年近古稀,素有咳嗽,连绵数载,屡治罔效。年8月,突然高热,体温39C以上。当时检查,两肺均有干湿性罗音,心律不齐,期前收缩6~7次/分。西医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经用抗生素及中药治疗一周,热清,但咳嗽仍昼夜不止,两肺罗音减少,邀余前往诊治。

桉其脉两寸较弱,关尺部脉尚有力,并见结脉。视其舌质淡红,苔*。咳嗽夜间频作,咳则胸胁不舒,偶有心结,大便稍秘结,小便*。此证咳嗽连作,乃因外感余热未清,加之原有痼疾,久咳伤肺,气虚复感外热,新旧交蒸,肺气失宜,肃降失常,故咳嗽频作。

治宜清其标,益心肺之气。若只清肺止咳,只是图功一时,若只顾补气不清其标,则咳不已。思前人选方用药,根据药物性味、功用组成方剂,针对疾病的属性。在处方时注意药物的“走”与守"的特性,防止药物的偏胜,故疏方选药,.采用益气清热的原则,实为运用“走”与“守”,“动”与“静”的配伍方法,用生脉散合泻白散两方化裁治疗。

生脉散中人参用*参代替,取其甘温,功在益气;具有“守”与“静”的作用,麦冬甘寒清热养阴,五味子酸收敏肺颇具“静"的功能,故本方治疗久咳肺虚,津伤气耗者尤为适宜。

泻白散泻肺气之热,桑皮泻肺化痰,地骨皮退伏热,实具有“走”与“动”之功。.粳米(淮山药代)与甘草合用,清中兼补,寓补于宜;服药数日,奏效甚捷,旬余,咳嗽大减,气力渐增。

此法凡气虚外感风热,余热未清者,选择用之,颇合机宜。嗣后用此法治疗十余例,均效果确切。但需辨证得当,临证变通。若气虚兼风寒引起咳嗷或喘咳不宜使用,恐邪气穭留而渐成劳怯之证,或虽兼有热邪,气阴未伤者,不可妄投。

纪东涛医师按:除了动静结合,我们处方中还可以升降结合,比如脉浮紧的咳喘,用麻*发越寒气,同时用少量的杏仁降气,有降才有升,如此解表可以驱寒,治疗寒郁是根本,表气的发越,则肺气可降,肺气降则咳喘平;同理,脉沉紧的里寒咳嗽,除了温肺降气,也可以适当解表升阳,使寒气从表而散一部分,有降才有升,咳喘则平,用此法治愈了数例顽固性哮喘,让我对中医不治喘有了新的认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