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文章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7(11):-
编写专家:段均(重庆医院呼吸与症医学科)
梁宗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辰(医院)
李洁(首都医科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葛慧青(浙江大学医院呼吸治疗科)
韩晓彤(医院呼吸治疗科)
执笔:段均
编者按:
人工气道的建立致使上气道原有功能丧失,尤其是大量镇静剂的使用,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咳嗽能力。因此,在咳嗽能力差,尤其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中,气道分泌物的吸引已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常规技术之一。
随着早期、危重症康复治疗的介入,气道管理,尤其是气道的雾化、湿化的效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气道分泌物的吸引是指患者因咳嗽能力降低而不能有效排除气道内的痰液、血液、误吸的胃内容物及其他异物,需外界吸引下排除,以保持气道的通畅。目前国内相关循证依据还是比较少,雾化、湿化、吸痰的共识或指南相对比较陈旧,且争议较多,现把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编写的《成人气道分泌物的吸引专家共识(草案)》编辑如此,请大家辨析来看,临床上需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采用,也欢迎大家讨论,分享。
一、吸痰适应症
推荐意见1:
不宜定时吸痰,应实施按需吸痰(推荐级别:B级)。
吸痰操作能导致患者气道黏膜机械性损伤和肺容积降低,因此不必要的吸引应尽量避免。
当患者出现:
氧饱和度下降、压力控制模式下潮气量下降或容量控制模式下气道峰压升高、呼气末二氧化碳升高等临床症状恶化,怀疑是气道分泌物增多引起时;
人工气道出现可见的痰液;
双肺听诊出现大量的湿哕音,怀疑是气道分泌物增多所致时;
呼吸机监测面板上出现锯齿样的流速和(或)压力波形,排除管路积水和(或)抖动等引起时,才进行吸引。
二、吸痰前生理盐水注入
推荐意见2:
吸痰前注人生理盐水可使患者的氧合降低,不宜常规使用(推荐级别:C级)。
患者痰液黏稠且常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时,叮在吸痰时注入生理盐水以促进痰液排除(推荐级别:E级)。
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稀释黏稠的痰液,增加痰量的排除。但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并未增加痰液量,反而使氧合降低。
一项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不增加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发生率。
一项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可减少VAP的发生率,但另一项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VAP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一项系统综述结果表明,目前的研究尚不能确定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是否有益。
对物理治疗师的调查结果显示,仅在气道分泌物黏稠而常规治疗措施效果有限时,才应注入生理盐水以促进痰液的排除。
三、吸痰管的选择推荐意见3:选择吸痰管时,其管径不宜超过人工气道内径的50%,有侧孔的吸痰管吸痰效果优于无侧孔的(推荐级别:D级)。
吸痰管是气道分泌物吸引的主要用品之一,不同样式的吸痰管所产生的效果亦不相同。有侧孔的吸痰管在吸痰时不容易被分泌物阻塞,其效果优于无侧孔的吸痰管,并且侧孔越大效果越好。
吸痰管的管径越大,吸痰负压在气道内的衰减就越小,吸痰效果也就越好,但吸痰过程中所造成的肺塌陷也越严重。当吸痰管的管径超过人工气道内径的50%时,将显著降低气道内压力和呼气末肺容积。
四、吸痰负压的选择
推荐意见4:
吸痰时负压控制在-80—-mmHg,痰液黏稠者可适当增加负压(推荐级别:C级)。
吸痰的负压越大,吸痰效果越好,但所造成的肺塌陷、气道损伤也越严重。一项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吸痰时所用的负压为-80—-mmHg(1mmHg=0.kPa),少部分报道可至-mmHg。
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负压,以达到清除痰液的目的。
五、吸痰前后患者给氧
推荐意见5:
吸痰前后应常规给予纯氧吸人30~60S(推荐级别:C级)。
推荐意见6:
采用简易呼吸器做肺复张操作不良反应较多,不宜使用(推荐级别:D级)。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患者,吸痰前后采用呼吸机做肺复张操作,可减少吸痰过程中氧合降低的程度和肺塌陷的发生(推荐级别:C级)。
在吸痰操作前后短时给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可减少吸痰过程中氧合降低以及由低氧导致的相关并发症;仅在吸痰前给患者短时吸人高浓度的氧,可使吸痰过程中低氧风险降低32%;吸痰前后均给氧,可使低氧风险降低49%,联合肺复张可使低氧风险降低55%。最常用的高浓度氧是%的纯氧,维持30~60s。肺复张操作可通过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实现。
采用简易呼吸器做肺复张操作不良反应较多:
(1)气道峰压不容易控制,有时可高达96cmH20(1cmH20=0.kPa);
(2)输送的氧浓度不能达到%;
(3)潮气量控制不佳,有三分之一的医护人员不能输送足够的潮气量;
(4)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患者中,采用简易呼吸器做肺复张操作,因呼气末正压的丧失,反而导致肺泡塌陷,使患者氧合降低。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患者中,采用呼吸机做肺复张操作,可减少吸痰过程中氧合降低的程度和肺塌陷的发生。
六、封闭式与开放式吸痰
推荐意见7:
吸痰过程中,封闭式吸痰可降低肺塌陷和低氧的程度,降低吸痰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推荐级别:A级)。
封闭式吸痰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对VAP的发生率无影响(推荐级别:A级)。
封闭式吸痰管无需每日更换,当出现可见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推荐级别:B级)。
封闭式吸痰管每次使用后应及时冲洗,最长可7d更换(推荐级别:D级)。
封闭式吸痰因无需断开呼吸机,在吸痰过程中保证了持续的通气和氧合,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青睐。
封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相比,能降低肺塌陷的发生率,尤其是在肺塌陷的高危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中更明显。在氧需求和(或)呼气末正压需求高的患者中应用,能降低氧合下降的程度。一项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封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相比,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吸痰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当患者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均可应用封闭式吸痰:
(1)呼气末正压≥10cmH20;
(2)平均气道压≥20cmH20;
(3)吸气时间≥1.5s;
(4)吸氧浓度≥60%;
(5)患者吸痰≥6次/d;
(6)断开呼吸机将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7)气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如肺结核等)。
但需注意:
(1)封闭式吸痰影响呼吸机的触发;
(2)不能降低VAP的发生率。
封闭式吸痰管每日与2d更换、每日与7d更换,VAP的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封闭式吸痰管无需每日更换,当出现可见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每次使用后应及时冲洗。
七、吸痰时间
推荐意见8:
吸痰时,吸引时间控制在15s以内(推荐级别:D级)。
吸痰时问越长,吸痰导致的肺塌陷和低氧也越严重。吸痰时间宜限制在15S以内。
八、声门下吸引
推荐意见9:
声门下吸引可减少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推荐级别:A级)。
声门下吸引可有效地清除积聚在气囊上方的分泌物,降低VAP的发生率、延迟VAP的发生时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九、口腔吸引
推荐意见10:
持续口腔吸引可减少VAP的发生率和延长VAP的发生时间(推荐级别:C级)。翻身前口腔吸引,可减少VAP的发生率(推荐级别:D级)。
持续口腔吸引可减少VAP的发生率、延迟VAP的发生时间。在翻身前给予口腔吸引,亦可减少VAP的发生率。
十、经鼻吸痰
推荐意见11: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经鼻气管吸痰可降低插管率(推荐级别:D级)。
在尚未建立人工气道而咳嗽能力差、痰液较多的患者中,经鼻吸引可降低插管率、减少窒息的发生率。经鼻吸引困难时或出血风险较大的患者,可建立并通过口咽通气道行气管内吸痰。
十一、支气管镜吸痰
推荐意见12:支气管镜不宜常规应用于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可用于常规吸痰效果不佳的患者(推荐级别:D级)。
使用支气管镜在可视的条件下吸痰,能较好地避免气道损伤,且能在气道检查的同时进行气道内分泌物吸引,尤其是对常规吸痰不畅的患者临床效果更好。
由于支气管镜吸痰费用较贵,操作繁琐,限制了在吸痰中的应用。
医院康复医学科就医指南
专家介绍
潘化平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康复医学科科主任疼痛科科主任
擅长:重症疾患康复治疗与HDU管理
呼吸功能与吞咽功能的评估和康复治疗
社会任职: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康复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心肺康复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委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委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常委;
江苏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骨骼肌肉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顾晓燕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康复医学科科副主任
擅长:呼吸与重症的康复评估与治疗
社会任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康复专委会委员,南京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青年委员。主持及参与全*、*区及国自然项目多项。发表论文26篇,其中SCI收录10篇。获年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1项、年*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参编专著1部。
冯慧副主任医师硕士
康复医学科科副主任
擅长:吞咽语言障碍与重症的康复评估与治疗
社会任职: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心脏康复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康复专委会委员,南京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委员。先后参与上海市教委基金课题1项,江苏省科技专项课题1项,江苏省中医药发展基金课题1项,主持南京医学科技发展基金课题1项,主持南京医科大学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课题1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篇。荣获各种科技奖项3次。
门诊信息
康复医学科专家门诊
?周二全天
*就诊地点:鼓山路院区门诊楼2楼,外科门诊14诊室
?周三上午
*就诊地点:湖山路院区门诊楼3楼,康复医学科专家门诊
康复医学科普通门诊
?康复专科门诊:全天,无假日门诊
?心肺康复专科门诊:周二、周四上午
?颈肩腰腿痛康复专病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就诊地点:鼓山路院区门诊楼2楼,康复医学科门诊
湖山路院区门诊楼3楼,康复医学科门诊
疼痛科普通门诊
?全天
*就诊地点:湖山路院区门诊楼3楼,疼痛科门诊
交通信息
门诊:
南京市江宁区鼓山路号--75
南京市江宁区湖山路号-
住院病区:
湖山路院区,东(康复医学科病区)
鼓山路院区,外科楼13病区(康复医学科病区)
潘化平
您的支持,是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