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妈,75岁,有多年的高血压历史,却没有进行严密的管理,也没有定期的进行监控。
这一天,孙大娘刚吃完早饭,就感到头痛欲裂。孙大娘一开始也没往心里去,觉得平常的小头疼和瘙痒也就算了。孙大娘不会开车,只能打电话给附近的人,打了。
医院后,大夫详细地问了一下孙大娘的病情,并详细地做了一些神经方面的常规检查:神志清醒,瞳孔大小相等,直径2.5毫米,对光线有很强的反应。
双侧额纹等对,双侧眼睑不下垂,双侧眼球运动正常,双侧鼻唇沟等对,伸舌居中(有脑梗塞的情况)。
两个肺的呼吸音清晰,没有明显的干湿啰音,呼吸80次/分钟,节奏一致,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
孙大娘在收集病历和体检后,除头部和脸部疼痛4个钟头,稍微有些反胃外,其他一切都很正常。
因为孙大娘有高血压的历史,经常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虽然体检结果很好,但医生认为大部分都是脑梗死,所以建议做CT。
孙大娘做完CT,检查了一下,发现一切都很正常,这让她很是纳闷,高血压、头疼、恶心、脑梗、脑出血都是正常的,这是不是有什么后遗症(CT检查是正常的,CT检查是不是CT?)不过孙大娘说得很清楚,她从来没有受过伤。
就在这时,进修医生又道:“要不要拍个心电图?”
一开始的时候,医生以为病人是脑梗、脑溢血,所以没有做进一步的检查,就是为了节省费用。心电图是急诊科的常规检查,大多数情况下,心肌梗死的症状都是头部疼痛,虽然少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为了节省时间,只能这样了。
当医生找到病人,说要做心电图的时候,病人一口回绝:“头疼,为什么要做心电图?”
医生早就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准备,劝道:“目前的脑部检查都很正常,不排除有心脏病。有的时候,心脏病也会引起头疼,心电图又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
听到这话,老人也不再多说什么。
医生也没想到,就是这一次的心电图,不但保住了病人的性命,还保住了他的性命。
做完心电图,立刻叫来了医生,医生检查了一下,说:“急性大血管前壁高侧壁梗塞。”
他连忙通知心外科,心外科会诊后,立刻将病人送到了胸痛中心,打开了绿色通道,结果发现,左心室的心肌酶活性明显增高,左心室的血流量为0,这说明病人的左心室已经完全堵塞。
在接受了介入手术后,病人的病情得到了缓解。
AMI是一种常见的心内科急症,其典型的症状是持续的前胸、后背、食管、咽颈颌部、剑突下、上腹部等部位。
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还会出现头晕、呼吸困难、心悸、出汗、乏力、甚至晕厥等症状。
另外,少数病人可以在ECG或之后的求诊中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AMI主要表现为头痛,少数伴有其它症状,但仅有头疼症状的病人则更少见。
可以这样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后,由心向下传导至颈交感节,再由丘脑传至大脑皮质,而中枢则误以为由头传入;
急性心肌梗塞时,心脏急剧下降,血压急剧降低,脑血流量降低,造成反射性脑血管痉挛,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
同时,由于脑血流的减少,也会造成
力的显著下降,从而导致了脑膜的拉扯,从而导致了头疼;
另外,与年轻人相比,老年病人对AMI引起的胸部疼痛更敏感。
病人在接受了支架的治疗后,头疼很快就得到了缓解。在此期间,患者没有出现胸闷、胸痛等胸闷症状,医生认为这是脑梗、脑出血,但最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医生说:“还好有心电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平时出现莫名其妙的头疼,千万别以为这和心脏无关,殊不知,心肌梗死的症状千奇百怪,很容易被误诊,一旦出现这种症状,最好是第一时间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