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了之后,才理解了什么叫做:知足常乐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
支原体肺炎
不止放倒了很多娃,也整崩溃了很多爹妈
肺炎支原体呈持续散发,或不定期流行模式
每3-7年发生一次流行高峰
今年恰好是流行高峰的一年
来势汹汹的肺炎支原体
到底是啥来头?
支原体是细胞内生存的微生物。
分布于猫、狗、牛、马、山羊、鸡、鸭、家兔、豚鼠、地鼠、大鼠、长尾小鹦鹉及鸽子中,植物、土壤中也均可发现,能引起各种动植物疾病。
目前已知人型支原体、溶脲脲原体及肺炎支原体等对人有致病性——
溶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会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则会引发呼吸道感染、肺炎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分为I型和II型共两种亚型。
“个头”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
因没有细胞壁结构,环境中肺炎支原体很脆弱,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均可以杀灭肺炎支原体。
它会怎么作妖?
哪些人更容易中招?
肺炎支原体侵入人体后——
潜伏期:1-3周
症状:发热、咳嗽为主,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
发热以中高热为主,病情重的情况下会持续发热。
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图源:腾讯医典
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湿性啰音。
临床医生通常会通过采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抗体检测或病原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
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但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
但我国的支原体肺炎出现低龄化的特点,也有一些3岁以下的儿童“中招”。
▲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想远离支原体肺炎?
这4招可以给你套上“金钟罩”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症状轻重不一,可大可小,轻者无任何症状,只是在检查时发现。
但不能“心大”,也出现过个别“死亡”案例的报道。
毕竟严重情况下,它可能会引起呼吸道以外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皮疹等。
如果有疑似症状:去医院听医生的,最靠谱。
这些方式都能检测——
肺炎支原体DNA定量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
肺炎支原体抗体-IgG
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引起暴发流行,目前预防支原体肺炎,还没有行之有效的黑科技。
但是,日常做好这4点,还是可以给自己套个“金钟罩”的——
加强个人防护,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降低感染风险。
若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病史。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比如前往建议佩戴口罩,并做好防护措施。
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习惯、作息规律、适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转载源:深圳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