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啰音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胡适与胡门弟子31
TUhjnbcbe - 2020/8/13 9:51:00

胡适与胡门弟子(31)


冲出旧营


顾颉刚由此对年轻的胡适教授产生了好感,尤其是他令人耳目一新的讲法,让他开阔了眼界。当时,顾颉刚还将自己的喜悦与同在国文门就读的宿舍好友傅斯年分享,他力劝傅斯年也去听听胡适的课:“胡先生讲得的确不差,他有眼光,有胆量,有裁断,确是一个有能力的历史学家。他的议论处处合于我的理性,都是我想说而不知道怎样说才好的。你虽然不是哲学系,何妨去听一听呢?”当时已在北大小有名气的青年学生傅斯年,在去听了胡适的几次课后,完全同意顾颉刚对胡适的评价,他也开始深深地服膺于胡适。就这样,在胡适魅力的感召下,学哲学的顾颉刚和学国文的傅斯年,后来在学问之路上都追随胡适转到了史学研究领域中。顾颉刚因为勤奋好学,在北大读书期间,就让胡适记住了他是一个可以为学问之人,并对其产生了好感。


应该说,傅斯年曾经是*侃的高足,旧学底气极足,可能在某些方面远远超出胡适,至少不在胡适之下。他们积累了很多旧学知识,但苦于找不到一种现代的方法,将它们贯穿起来。而“胡适的新观点和新方法便恰好在这里发挥了决定性的转化作用。他能把北大国学程度最深而且具有领导力量的几个学生从旧派教授的阵营中争取了过来,他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才坚固地建立起来了”。此刻,胡适给了他们无尽的启迪,所以,他们迅即从旧文化的营垒中冲杀出来,归靠了胡适的新思想,而胡适的地位也就愈加得到巩固了。


1920年,顾颉刚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了,这个年龄,差不多正是胡适从美国回来走上北大讲坛的年龄。因为顾颉刚仅仅比胡适小两岁,他当年在听了胡适的哲学史课后,曾给妻子写信说:“我看着适之先生,对他真羡慕,对我真惭愧!他思想既清楚,又很深锐;虽是出洋学生,而对于中国学问,比老师宿儒还有把握;很杂乱的一堆材料,却能给他找出纲领来;他又胆大,敢作敢为。我只羡慕他这些,不羡慕他的有名。想想他只大得我两岁,为什么我不能及他?不觉得自己一阵阵地伤感。”顾颉刚在信中将自己与胡适做了一个比较,认为自己与胡适年龄相仿,成就却不如他,这对于顾颉刚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毕业之后,顾颉刚也觉得前途未卜。正在他不知道向何处去时,胡适受罗家伦之托,为顾颉刚在北大图书馆谋得了一个编目员的职位,月薪50元。后来,胡适得知顾颉刚还得将这50元给苏州老家寄回去时,很是吃惊,决定每月再资助他30元。顾颉刚觉得很是过意不去,在8月11日给胡适的感谢信中,他说道:“我的职事,承先生安排,使我求学与奉职,融合为一,感不可言。薪水一事,承志希(罗家伦)说及先生的厚意,更是感激。但这三十元,借是必要的,送是必不要的。”自尊心很强的顾颉刚,非常感激胡适,他不仅在学业上受惠于胡适,没想到,在生活困难问题上,他也离不开胡适的热心帮助。


自从到北大图书馆做编目员工作之后,顾颉刚与胡适的交往相比于读大学时就密切得多了。他也常常帮助胡适在图书馆里搜集写论文的资料,同时也开始将学术兴趣往历史研究上转。由于他经常阅读胡适的文章,对于他研究历史的新式方法颇有好感。


作者:罗振亚 刘波

1
查看完整版本: 胡适与胡门弟子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