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流感又来啦!
自进入1月份以来,各地流感频发,医院的就诊量就超过了以往,儿内科一天的就诊人数就有人以上,且多为发热、无力等流感症状。
香港地区有6人因流感而死亡,13位以上是65岁以上的老人。医院儿科门诊爆满,最高一天接待了人。
医院排队等待,医生护士都在加班加点接待,甚至有医护人员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不止会引发各种症状,让人浑身不适,它所引起的并发症的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临近春节,各地学校都进入了期末考放假阶段,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制定了各种寒假玩耍计划!但同时流感也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紧盯着孩子,千万不要以为,远离了学校这个群体聚集地,孩子就不会被流感感染了,寒假在家期间孩子得了流感怎么办,快来和小编一起看下吧!
如何确认孩子得了流感?
流感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也就是流感患者通过打喷嚏、擤鼻涕、咳嗽将流感病毒散发于空气中,以飞沫形式通过呼吸进入传播至正常人群。
流感的单纯性症状表现为:
突然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
如果是肺炎性流感则表现为:
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或脓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中毒型流感则表现为:
高热、休克、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
如果身上有出现这些症状的话,家长要及时注意,如果症状加剧的话,医院去确诊治疗。
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除了飞沫传播外,还有接触传播,是指通过通过接触流感患者使用的物体、杯、碗等进行传播也指夫妻、子女、亲人之间通过亲密行为接触感染。
接触流感患者打喷嚏后被传染的物体表面也会被传播,所以一定要远离流感患者,以免被传染。
流感与感冒有什么区别?
流感与感冒的症状十分相似,但是用治疗感冒的方式治疗流感,是会耽误病情的,流感和感染还是有些区别的。
发病时间不同
感冒:感冒一年四季都可发,大部分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是指发生在上呼吸道(包括鼻腔、鼻窦、咽部、喉部)的一种急性感染。
流感:流感多在冬季和春季发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累及呼吸系统,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
症状上不同
感冒:普通感冒起病不急,一般症状相对于流感较轻,最初症状一般为有咽干、咽痒或烧灼痛,一般一两天后疼痛就会消除随后出现鼻塞、流清鼻涕,在第四五天的时候还会伴有咳嗽。
普通感冒也会出现体温超过39度的高烧,但相对较少。
流感:症状影响全身发热、发冷、出汗、全身酸痛、头痛、肌肉痛、疲倦乏力、咳嗽、鼻塞等。流感患儿的发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一般持续2-3天后减退,而且身体和肌肉酸痛在流感中也更为常见。流感患儿的发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
病程上不同
感冒:后期没有并发细菌感染,病程一般为5-7天,即可痊愈。如果一周后病情没有任何好转,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或者是与过敏性鼻炎或者鼻窦炎混淆了,医院检查确诊。
流感:可以连续几天或者数周都处于生病状态。流感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
流感高发期,家中要消毒吗?
当然要!如果家中有人得了流感,除了要日常生活中要记得避免与流感患者接触,在流感患者养病期间,也要记得及时对屋内各处进行消毒,扫除病菌。
空调滤网消毒
冬天的空调可是必不可少的家具了,但是久未清洗的空调往往也是病菌的聚集地,尤其是在流感高发期间,如果家中有流感患者,那么,空调就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病菌灰尘聚集地,尤其是会通过空气循环感染全家人。
清洗空调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并不能只清洗过滤网层面,因为这样做并不能够完全清除空内的会灰尘与病菌,过滤网往往只过滤了一部分的灰尘与病菌,仍会有部分灰尘通过过滤网累积在散热片上。
因此,在空调清洗时要多做一步,清洁过滤网的同时对空调散热片也进行清洗及消毒,这样才能有效抑制散热片细菌滋生给室内空气带来污染。
建议使用点而康喷雾消毒剂,除菌消毒,保护环境健康。
居家环境消毒
接触流感患者使用过的碗筷,被流感患者喷嚏污染过的地方,都有可能会造成感染。因此,居家环境的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
每天被踩过的地面上、掩藏在沙发缝隙中看不见的细菌、孩子经常接触的玩具、衣服、鞋柜、都有可能在你不经意间沾染上病菌。除了正规的清洗,还要进行再次的杀菌消毒。
流感要注意预防
预防流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洗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勤洗手,多注意预防避免流感的侵袭。
1、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第二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4、秋冬气候多变应注意加减衣服;
5、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