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经常有流传“雾化”的危害,扬言雾化使用激素,一次激素七天不发育,对孩子造成永久伤害等等。这些言论让家长人心惶惶,正赶上秋冬季节孩子咳嗽多,到底该不该雾化呢?
孩子咳嗽,只是孩子生病的一种表现,至于是具体病情还需进一步确诊,绝不是止咳就能解决的。很多疾病的初期都是以发烧或者咳嗽为起点,所以会被家长认为是小感冒“耽误”成大毛病了。
靠激素做雾化通常是面对呼吸道急症和重症,今天跟大家要说的正是这些必须雾化的疾病,家长不要犹豫。
1.急性喉炎
多发于半岁到五岁的宝宝,发病率大约为15%,重复发病几率高。咳声如犬吠,声音嘶哑,按严重程度分为四级,2级以上有窒息风险,需要激素雾化,三级以上需要住院密切观察治疗,四级需要重症抢救!
2.毛细支气管炎
多发于2-6个月的宝宝,两岁以上鲜有发生。又称为喘憋性肺炎,除咳嗽外经常发生喘息感,专家共识达成,需支气管舒张剂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3.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发病数据不详,经常持续反复咳嗽,伴有呼吸急促,运动后呼吸困难,有明显湿啰音和喘鸣音,不仅需要激素和抗生素治疗,还可能需要吸氧和呼吸支持,严重需要肺部移植治疗。
4.重症肺炎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之首,肺炎不可轻视。当宝宝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急性呼吸窘迫,高热持续不退等情况,必须使用激素治疗,控制病情。
5.哮喘
幼儿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多以病毒感染有关,幼年哮喘可能会逐渐减轻至消失,也可能更加严重。而治疗哮喘公认的是糖皮质类激素。
很多人发现,孩子本来是咳嗽,治了几天不但没有彻底好,反而严重了,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准病灶,比如肺炎的潜伏期大概3-7天,有些孩子咳嗽三天才发烧,确诊为肺炎,就误以为前三天不是肺炎而是耽误了,显然是不科学的。
一些小咳嗽,如果确诊只是感冒,当然不需要使用激素,而那些灌肠疗法更是无法确定的安全性,只是免除了孩子喂药的困难,并没有改变激素的吸收,相反因为用量存在误差而出现药物中毒或耐药性。
是否给孩子使用激素,还是要听医生的。医院雾化的激素用量都会严格按照宝宝的体重,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做判断基础,不会为了治疗效果快而增加药量,私自增加药量达到快速治愈是一些小诊所获取名声的惯用伎俩,希望家长为孩子选择正规专业的儿科。
如果觉得有用,记得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