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8月27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医者纵横多学科平台承办的“IO云端对话肺癌网络论坛”如期举行。会议借助医者纵横网络会议平台在北京、济南和天津三地联动同步直播进行。本次会议由中医院王洁医院袁双虎教授担任会议主席,特邀嘉宾医院钟殿胜教授、山东第一医院安玉姬教授、医院司海燕教授、中医院周爱萍教授、中医院范云教授、医院张翠英医院李建成教授等。
本次会议共分享了一个专题报告和两个精彩病例。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专题1医院
(视频00:02:22)
本专题是由医院钟殿胜教授分享的“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长生存选择”,主要内容有:中国晚期NSCLC2线患者治疗长生存方案求索、欧狄沃在中国晚期NSCLC患者疗效的进一步验证、实际临床应用中免疫治疗长生存思索。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晚期NSCLC2线患者治疗长生存方案求索
延长生存,并最终达到治愈是肿瘤治疗的目的。除中位OS外,治疗后的1/2/5年OS率也是评估癌症治愈的重要指标,且便能代表长期获益,故KM曲线尾部的长期拖尾效应(long-tail)延长,可以代表抗肿瘤治疗的长期获益。
免疫时代:全球研究翻开肺癌治疗新篇章——长期生存。随着Ⅲ期临床研究证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二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取得的OS获益优于多西他赛
相同抗癌药用于不同种族肺癌患者的疗效和*性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临床研究应将种族差异考虑在内。首个符合中国特色晚期NSCLC免疫治疗大型11期临床研究横空出世。
欧狄沃中国研究:研究设计合理,生存获益为中国患者造福音。它是首个以中国人群为主的肺癌免疫治疗Ⅲ期临床研究;根据东亚人群特点,排除驱动基因阳性患者;未区分鳞癌与非鳞癌患者,而是将其共同入组;前瞻性预设PD-L1表达水平分层因素。CheckMate年随访结果:欧狄沃中国与全球2年生存率高度一致。无论PD—L1表达和组织学类型,中国患者均能从欧狄沃中获益。
欧狄沃在中国晚期NSCLC患者疗效的进一步验证
CheckMate研究背景:ⅢB期单臂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以中国患者为主的经治晚期或转移性NSCLC(包括鳞癌和非鳞癌)患者在接受欧狄沃单药治疗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heckMate研究显示:中位随访9.6个月,ITT人群mOS未达到。CheckMate与CheckMateITT人群OS获益趋势-致。CheckMate研究显示:无论PD-L1表达状态,患者OS相似。CheckMate研究显示:无论患者是否感染HBV,患者OS相似。
实际临床应用中免疫治疗长生存思索
免疫治疗长生存研究:目前已有数项研究有ICI治疗NSCLC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
目前随访时间最长的PD-1抑制剂治疗NSCLC的临床研究:CA-
长生存患者临床特征:5年生存患者的特征不尽相同,但各特征比例与总体人群相似。
长生存预测因素:持久应答或是免疫治疗长期获益的预测因素。免疫治疗与肿瘤微环境息息相关,探索肿瘤微环境,突破免疫治疗获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走向更精准的未来。免疫治疗在实际临床应用的思索:
专家讨论摘要
1、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不佳,免疫治疗的问世显著改善其生存获益。
2、CheckMate是首个符合中国特色的晚期NSCLC免疫治疗大型川1期临床研究。欧狄沃是唯一在期临床研究中证实使无论PD-L1表达状态的中国患者*获得两年以长期生存。
3、欧狄沃9在中国NSCLC患者*的疗效得到临床研究、真实世界实践等多方面验证。
4、CheckMate研究显示,无论PD-L1表达状态,欧狄沃治疗患者坷取得OS获益,且欧狄沃使HBV感染患者同样取得生存获益。目前已有几项研究探索免疫治疗长生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测因素。长生存研究有限,目前的证据显长生存患者特征与总体人群相似。免疫治疗将走向个体化精准治疗,从而进一步扩大免疫治疗获益。
医院
病例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
(视频00:22:30)
第一个病例是由山东第一医院安玉姬教授分享的“肺鳞癌免疫综合治疗引发的思考”。患者男,64岁,既往史:肺结核(40年前)、高血压、结肠息肉切除史;个人史:有烟酒史,吸烟指数年支;家族史:父亲因肺癌去世、母亲因肝癌去世。PS评分:0分。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简要病史
-01-04CT检查:右肺上叶前段占位性病变,未规明确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右侧第八肋骨前段占位性病变。
-01-07纤支镜片检查: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处管腔通畅,前段支气管管腔变窄,粘膜明显红肿。
-01-09病理诊断:气管镜检查活检病理:病理:(右肺.上叶活检)鳞状细胞癌HC(-01-09):广谱CK(+)、CK5/6(+)、P40(+)、TTF-1(-)、CK7(+)、NapsinA(-).Syn(-)、Ki67(约40-50%+)。
初步诊断
右肺鳞癌(T1cN0M1bIV期)骨转移
诊疗过程-01-08院外一线治疗:开始给予第1周期化疗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并予唑来膦酸抗骨转移。-01-28自觉咳嗽加重,为干咳,伴胸痛,向后背部放射。入院就诊,主诉:诊右肺鳞癌化疗1周期后,咳嗽伴胸痛6天。查体:右前区胸廓压痛,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哕音,心率78次/分,律齐。腹部查体无异常。CT示:右肺上叶前段2.0*1.7cm软组织密度影,右侧第8肋骨后肋区2.7*1.4软组织密度影,较前增大新发右腋下占位性病变。CT检查(-01-29)评效PD
-01-31二线治疗:开始给予纳武利尤单抗mgq2w,辅以每4周抗骨转移治疗。完成2周期纳武利尤单抗免疫治疗后,出现发热,伴干咳胸闷,活动后加重,体温最高达38.9度。-03-13再次入院,仍干咳胸闷喘憋,活动后加重,院外自测SPO2最低达90%。再次入院,查体:SPO%,双肺呼吸音略低,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哕音,心率次/分,律齐。腹部查体无异常。CT示:右肺上叶前段不规则密度影,双肺散在钙化灶及多发纤维条索灶,双肺散在多发泡状无肺纹理过度透光区。-03-13CT检查:评效PR
治疗ir-AE:先后完成新型冠状病*抗体检测及咽拭子核酸检测,排除新型冠状病*肺炎感染可能。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评定免疫相关肺炎irAE分级2级。-03-14开始给予甲强龙80mgqd,未使用抗生素及相关免疫抑制剂,胸闷、憋气症状缓解,随后甲强龙每周减量,血氧稳定在96%-99%。复查CT示原双肺透光区肺纹理出现。于4月10日再次重启纳武利尤单抗免疫治疗。C-04-07肺部CT检查:肺纹理增加,透光区减少。
-05-25CT检查:左肺叶窝有新发的病灶,查体能明显摸到明显的肿物。
-05-26左腋下皮肤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真皮组织内查见结节状腺管样排列的异型上皮样细胞团,首先考虑中分化腺癌,倾向于皮肤附件来源的腺癌(皮脂腺癌或汗腺癌)。免疫组化:广谱CK(+)、EMA(+)、CK5/6(+)、CK7(+)、P63(+)、CEA(灶状+)、S-(散在+)、D2-40(散在+)、CK19(+)、TTF-1(-)、NapsinA(-)、CK20(-).P40(-)、syn(-).GCDFP-15(-)、HMB-45(-)、CD10(-)、LCA(淋巴细胞+)、Ki67(约50-60%)
-06-01开始继续纳武利尤单抗mgq2w,同时联合白蛋白结合紫杉醇mgd1,目前完成4周期,持续治疗中。-07-26复查CT示:右肺]区可见不规则软组1.6cm*1.3cm织密度影,较前缩小,与肺动脉及分支分界不清右侧第8肋骨软组织占位,较前变化不著。
治疗小结
本病例讨论问题:
1、患者的假性进展怎么判定?
2、免疫治疗的重启,临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第二原发癌和免疫治疗是否存在相关性?
专家讨论摘要
1、患者的诊断要求全面且客观。如果患者存在浅表的部位病灶,比如有腋下的肿块,这就可以做一个穿刺,检查它的淋巴结是否属于转移的病灶。
2、关于患者是否属于假性进展超进展,这是以已有的肿瘤基础上为主,而不是患者的新病灶,所以该患者不是假性进展超进展。假如他有皮肤的皮质性肿瘤,一般与原发的疾病是没有关系的,目前分析来说,它也并不像是一个假性进展。
3、患者出现了CIP,肺部的CIP有关因素包括症状和损伤发生的范围。这位患者是双肺磨玻璃的改变,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其程度也超过50%了。患者出现气喘、肺炎等症状,个人认为分为Ⅲ级,Ⅲ级的用药量与Ⅱ级的用药量是不一样的。
4、活检取组织,各地方的水平不一样。从外科角度来考虑,活检是一切治疗的根本。取的程度如何将会影响患者后面的治疗效果。
山东第一医院
病例分享二医院(视频00:55:05)
第二个病例是由医院司海燕教授分享的“胃癌免疫治疗病例分享”。患者男,56岁,KPS评分:90分。年初诊断为心脏瓣膜病,二、三尖瓣关闭不全。饮酒史20年,无家族遗传病及传染病史。主诉:胃癌术后2年7月,肝转移2年3月。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简要病史
现病史:年1医院经胃镜确诊为胃癌,除外远处转移后于-1-17行胃癌根治术+胃空肠。吻合+空肠侧吻合术。术中情况:肝、腹盆腔、腹壁未见明显转移灶,未见腹水,肿瘤位于胃窦部,约6x5x4cm大小,浸透胃壁全层并导致幽门]缩窄,向后方浸润胰腺,周围淋巴结可见广泛肿大。术后分期:pT4bN2MOⅢC期
治疗史
化疗方案:4周期S0X(医院)DFS:3M/-线PFS:2M化疗时间:-3至-5,具体用药:奥沙利铂mg,静滴,d1;替吉奥60mg,口服,2/日,d1-14。不良反应:骨髓抑制1级,胃肠道反应1级。-06-11入我院完善各项化验检查腹部核磁:肝脏多发病灶,考虑转移。心脏超声: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肿瘤标志CA19-9:.6u/ml-06入院肝脏核磁:肝脏有多发转移。
二线治疗:化疗方案:4周期多西他赛+阿帕替尼二线PFS:4M化疗时间:-06至-09不良反应:骨髓抑制3级;腹泻、大便6-7次/日,水样便疗效评价:2周期后评价疗效SD,4周期后评价PD。肿瘤标志物:CA19-9:.1u/ml(-8-1)A19-9:.9u/ml(-9-13)-09-13肝脏核磁提示病灶较前增大,综合评价PD。
三线治疗:化疗方案:1周期FOLFIRI+1周期卡培他滨三线PFS:1M化疗时间:-09至-10疗效评价:2周期后复查评价PD肿瘤标志物:CA19-9逐渐升至u/ml(-11-6)四线治疗:方案:12周期伊立替康+纳武利尤单抗四线PFS:15M时间:-11-21至-5-19,2周方案。评价:第3-9周期疗后评价PR及维持PR,12周期疗后PET/CT评价CMR。-03-28我院分子病理会诊:EBER阴性-06-11入院全面复查腹部核磁:肝内治疗病灶坏死显著并缩小,未见新转移病灶。PET-CT:1.术区代谢轻度增高,考虑术后炎性反应可能性大;肠系膜区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未见高代谢。2.肝内多发稍低密度影,未见高代谢,结合病史考虑治疗后改变;肝右叶钙化灶;脂肪肝。3.右肺上叶胸膜下无代谢小结节;右肺上叶肺大泡。余躯干及脑部PET/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代谢征象,评价为CMR.肝脏超声造影:肝脏S8段延迟期低增强结节,造影符合转移癌化疗后坏死改变。肿瘤标志物:CA19-9:6.75u/ml四线维持治疗:方案:-08-01至-11-02行纳武利尤单抗10周期。用药:Nivolumab,mg,静滴,d1(-9-17开始每3周--次)。评价:维持PR,后因免疫相关性肺炎暂停用药。
患者休息两个月,-03-30当地肿瘤复查。肝内病灶无变化,可疑胸12右侧后肋区转移。-04-02医院输注1次Nivolumab,mg,用药后右侧胸痛较前缓解,但出现活动后喘憋,约2周后自行逐渐减轻。-06-5入院全面复查腹部核磁:肝少血供结节,与-11-28片对比缩小,未见新转移病灶。PET-CT:1.新增右侧膈肌脚间隙高代谢结节并与右侧12肋骨分界不清,右侧纵膈胸膜及左侧侧胸壁增厚伴代谢增高,以上均考虑转移;2.胃壁吻合口区域轻度代谢,同前相仿,考虑术后改变可能性大,腹膜后及肠系膜区淋巴结体积较前缩小,未见异常代谢;3.肝内未见明确异常代谢征象;4.新增双肺斑片影伴轻度代谢增高,建议抗炎。治疗后复查:评价为PD肿瘤标志物:CA19-9:5.86u/ml-06-12、07-03、07-24我院/当地输注3次阿替利珠单抗(PDL-1),1mg,用药后未出现活动后喘憋症状,-07-24医院复查,腹部MRI:胸12右侧后肋区转移灶较前范围略缩小,肝内病灶无变化,肺部CT同前相仿。
病史小结
本病例讨论问题:
1、整体治疗经过及疗效评价?
2、POLD1突变对于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3、免疫不良反应缓解后免疫制剂能否再应用?
4、如病情进展,下一步治疗建议?
5、在消化肿瘤这方面,每一类病人可能都有免疫治疗最佳的应用时间,这在临床实践中可以从哪些因素考虑?
专家讨论摘要
1、这个患者是否能再挑战免疫治疗,需要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获益程度。像这位患者对多种化疗药都不敏感,唯一有效的药就是免疫治疗。从肿瘤进展的阶段考虑,个人觉得免疫治疗获益程度较大。
2、对于如何避免免疫相关肺炎,可以尝试换同一类不同种的药物。例如前面用PD-1,后面用PD-L1。
3、POLD1突变对于免疫治疗是一个敏感的标志,可以作为免疫治疗的疗效判断的指标。它和TMB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因为它们存在一定的差异。
4、当患者病情进展了,因为他已经用了化疗和免疫治疗,且进展胃癌病人可能身体状况不理想,所以可以考虑使用抗血管的药。
5、病人发生了肠梗阻,所以用药需要慎重,且他前期对化疗药不敏感,治疗效果不理想。
医院
本次“IO云端对话肺癌网络论坛”分享并讨论了一个专题和两个临床上的实战病例,不仅从多学科讨论中提升了对肺癌策略的了解,而且对肺癌治疗发表了自己独到见解及宝贵的临床实践经验,不仅让各学科专家们获益良多,也解决了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得到了线上线下参与直播的医生们的一致好评。各位希望观看MDT直播的朋友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