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啰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孩子发烧402,中药12h退热
TUhjnbcbe - 2020/12/22 18:51:00
白癜风的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

经方学习,点击上方"丛丽育儿堂"。

调理改善体质,预防重于治疗

我女儿的中药退热经历

——基层医生的笔记

我是一个基层的医生,几天前,我女儿高烧40.2℃,使用中药不到12小时就完全退了,太神奇了,我把这个用药经历写出来,希望能让更多的同行或患儿家长看到。

我的女儿,今年10岁。

年5月27日(第一天)

上午7:00出现了发热,当时体温38.5,精神好,也没什么其他症状。我女儿平时体质好,一般感冒发烧很少吃药,也从不输液,所以,这次发热我让她在家休息,多喝水,让家人观察体温变化。如果烧到39度以上的话,让家人给我打电话。

到中午12:00,孩子的爷爷打电话给我说,孩子体温39度,我半小时之后回到家里,她体温已经40.1度,她在床上盖着被子,一直说冷,摸了一下,手足不凉,身上也没有汗。咽不痛。也不口渴。就让她口服美林,之后,热退了。

我是基层的西医生,近年来一直在学习中医。二年前在浙江省中医药大学听过丛丽老师的中医儿科课,也跟诊过4个上午的时间,知道中药退热效果挺好的,但是自己还一直没有用过,就想试着用一下。总结了一下孩子的病情特点:发热,怕冷,无汗,舌淡红,苔薄白。应该是风寒表实证,可以使用麻*汤类,就开了一张处方:

麻*6g苏叶10g荆芥10g甘草3g干姜3g

2

当天下午1:30,给孩子吃完中药后,又给她热水泡脚,以帮助发汗。泡脚半小时后,孩子后背开始出汗,之后全身都出汗了。大约1个小时后,体温降到了38度。2小时之后,体温降至37.5度。

下午5:00体温又上来了,体温40,不出汗,怕冷、无咽痛,口不渴。我知道中药可能开的不好,就把美林给她吃上,热退。到晚上10:00,体温再次升至40.2度,又吃了一次美林,半小时后让她喝水,吐了一次,吐后又出汗,体温一直在38.8左右,还是有点怕冷、出汗很少。

5月28日(第二天)

早上5:00,体温又是40.2,怕冷,无汗,口有点干、咽红、扁桃体边上有两个红点,但不是疱疹,又服美林退热。到现在,孩子在17小时之内,已经服用4次退热药了。平均4小时服用一次。热退之后,还会再度出现高热。

上午8:00,去医院化验血,白细胞1万4、中性88%、超敏反应30,是细菌感染。医生建议输液,我没同意,回家给她吃了阿莫西林。

上午10:00,看孩子总是这么高烧,没有办法,只好给丛老师打电话求援。丛老师问了一些孩子的情况后,写了以下的脉案及处方:

女,10岁,发热1天余。

昨天体温39.2度,不恶寒,无汗,服辛温剂汗出,热不退。口不渴,5小时1次退热药,体温持续39-40度,咽红。

麻*12葛根20石膏20桔梗6甘草6

二付一起煮,先吃一付,如果二个小时不退热的话,或者,再次发热时,就再吃一付。

大约上午11:00,服用一付药后,我又给她泡了脚。1小时后后背、全身出汗,体温降到38度。2小时后再降到37.1,精神好。温度一直没上去。但到下午5:00体温又升高到39度,又不出汗了。我又给丛老师打电话,丛老师告诉我,应该是药量不足,让我们再吃第二付中药,并在原药物中,再加入10克石膏。

吃完中药时,体温39.3度,这次我没有让她吃美林,让她盖上被子卧床休息,2小时后后背出了一点汗,体温降至38.8度。我又让她泡脚,泡脚半小时后体温38.5度,后背出汗多,全身上下都有点汗,体温38度,一直到晚上11点,体温37.8度,后背都有汗,我就安心睡觉了,我知道后背有汗,体温是不会高的。如果是无汗怕冷,体温一定会高的。

5月29日(第三天)

早上4:00,体温37.2度,摸后背还是有汗。7:30去学校上课,精神好。

通过女儿这次发热的经历,我总结一下:

1、高热不退,每隔4个小时就要服用美林一次,白细胞和超敏反应都高,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按照西医治疗,一般是要输液的,而且家长也会强烈要求输液的。

2、中医治疗发热速度是很快的,只要辨证准确的话,24小时退热是完全可能做到的。像我女儿,中药用了2付,从上午的11点到夜间11点,12小时基本退热,真的很神奇。

3、美林的退热,用药几个小时后,还会反弹。但中药退热后,十分平稳,就不再发热了。

4、以前认为中药只能用于病*感染,原来中药治疗细菌感染的发热,效果也是很好的。

作为基层西医医生,在没有接触中医之前,真的不相信中药能够退热。自从跟丛老师学习后,发现中药退热不过是常规治疗方法而已,一直尝试着去学习。这次发热的治疗对我感触太深了,中医原来能有这么神奇的疗效。我把这个体会写出来,希望大家能对中医有所了解。如果大家有需要时,也多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这次用药,我找到了学习的动力,我一定要好好学中医,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

后记:

为什么我的中药没能退热,而丛老师的药一下子就把热退了呢?我请教了丛老师,丛老师说,发热,恶寒,无汗,确实是寒邪在表。用辛温剂一付,汗多热退,之后再次发热,热势增高,说明辨证不准。

风寒在表是存在的,孩子没有少阳证,也没有食积,但是孩子咽红,且高热持续,要考虑里面有热没透出来,所以,在辛温剂的基础上,加用石膏,以向外透解。

第一剂,汗出热退,之后再次发热,温度有所下降,说明前药有效,但透热药不足,所以,原方再加石膏10克,之后,汗出持续,热退。

本证属外寒内热,方仿麻杏石甘汤,因无咳嗽,故减杏仁,同时加用葛根加强透表。

作者--夏海英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蒲荡夏村卫生室

丛丽育儿堂

科普小知识

小儿发烧发热

小儿发烧发热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

正常小儿腋表如超过37.4℃

可认为是发热。

在多数情况下,

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

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影响机体各种调节功能,

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

因此,

对确认发热的孩子,

应积极查明原因,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小儿体温稍有升高,

并不一定有病理意义。

在小儿体温升高时,

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神态和举止。

体温在38℃,神情呆滞的孩子,

和体温在40℃,但仍然顽皮的孩子相比,

前者更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发烧402,中药12h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