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2.23|No.398
一辈子太短,未曾读的太多
再过几天,年就将过去,为此,我们也整理了一份书单,将这一年复旦社所出的人文类图书稍加遴选,汇总如下,供读者朋友们参阅。年是不平凡的,因为我们目睹和见证了许多不平凡的时刻,惟愿所有的颜色都会在春天归来,新的一年会平凡如新。
1束景南《阳明大传》
王阳明是继朱熹之后的又一大思想家。束景南教授是研究宋明理学的著名学者,曾出版《朱子大传》和《王阳明年谱长编》等,均获得学界的肯定,并获得中国图书奖等重要奖项。束教授花了五十余年的时间潜研王阳明,收集到大量关于王阳明的新资料,发覆抉疑,考证辨析,在王阳明的生平行事与思想上都有许多独到的新发现、新开拓,特别是在对王阳明思想的研究上提出了十大新发现,颠覆了五百年来人们对王阳明的传统认识与看法。该著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之书,而堪称是一部宏大的思想史著作,具有很高的独创性、学术性。
《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官方媒体正式推荐。国人首部详密完备、真实可信的王阳明思想大传。
2张广智主编《近代以来中外史学交流史》
史学交流是史学生命力之所在,中外史学交流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域外史学在中国,主要阐述近代以来域外史学(主要为西方史学)传入中国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下编为中国史学在域外,主要叙述中国史学输出域外及其对该国或该地区史学所产生的影响。本书史料宏富,论证翔实,较为清晰、具体地展示了近代以来中外史学交流的历史进程。全书历十余年完成,为中外史学史的硏究,尤为构建中外史学交流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中外文化的近代大碰撞和大交流,既是中国史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本背景和重要动力,也是其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复杂现象的聚焦所在。在中国当代文化包括史学的建设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中的各环节,迄今仍是人们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