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Alias和SideProject是电子音乐制作人和DJ们的特色之一。四天前我们曾在《值得进一步了解的i_o》提到,i_o是GarrettLockhart在年开启的新品牌,除了i_o之外,他其实还有许多“小号”或别名,包括GLock、Roniks和Fawks等等,而在年以前的品牌便是Fawks。
图片来自Mau5trap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Fawks”这一名字源于英国GeMing家GuyFawkes以及任天堂游戏《StarFox》(谐音)的名称,仅由此也能折射出GarrettLockhart的叛逆与游戏态度,他利用这些概念,寓意探索自己热爱的事物、追随在音乐中的获得的灵感,旨在摆脱电子音乐行业中的枷锁。
图片来自Mau5trap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Fawks这一品牌始于GarrettLockhart在学校学习音乐期间,他尝试在HipHop和Rap风格作品中添入了类似Tchami、Ghastly和Jauz等较新颖的BassHouse风格中的“HeavyBassline”和“HittingBassline”,以此品牌打造出BassHouse、FutureHouse、Trap等风格的曲子。Fawks时期,他身边的朋友大部分都是BassMusic艺人,一直到i_o时期,他也很少有Techno的艺人朋友。
图片来自i_o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不过,Fawks的早期职业生涯依旧左右逢源,因为在他“出道”的第二年,也就是年,Fawks首次来到LosAngeles并于Burbank著名的IconCollective学院学习制作音乐。在这里有他的校友SullivanKing、Jauz、MakJ和Protohype等等,其中SullivanKing、Jauz两位学长在世界各地演出时都会播放Fawks的音乐以表支持。
图片来自Jauz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通过接受专业的音乐教育和与行业内朋友的交流,Fawks的作品自然得到了迅速传播,同时他本人的名气也在LosAngeles不断攀升,并于那几年蓬勃发展的BassHouse中找到立足之地。凭借着他独特的ShufflingHi-Hats和MetallicBass,Fawks也如鱼得水般地在CircleTalentAgency、DeckstarManagement、Borgore的Buygore和SoundandUltra等艺人经纪公司、艺人管理公司、厂牌签约、发行唱片。
图片来自G**gleImages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随着为PorterRobinson、Skrillex等艺术家们未授权地制作了大量跨风格的“FawksFlip”改编系列,并在现场大量使用,以及随着对Rap的Reworks的风靡各国,人们一度认为Fawks就是EDM界下一个Jauz,但Fawks曾透露BassHouse并不是他最钟意的风格,也无法发挥他的真正实力。
图片来自OrangeCountyEDM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最让Fawks深有共鸣也是其灵感源泉的,是来自英国艺人如SubFocus、Metrik、Redlight和ShadowChild的音乐,这也是他围绕DnB和ElectroHouse两大风格创作以及注入UKGarage元素的原因之一,而北美Drake、BigSean和Goldlink等说唱作品也为Fawks提供了丰富的Samples。
图片来自Fawks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极具哲学眼光的Fawks还曾意识到,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哪种风格中,主流的趋势总是来去匆匆,更多制作人的参与则加快风格的饱和,并渐渐从主流领域消亡,知名度、粉丝量和创造力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后来的i_o主张将地下的Techno与EDM结合,其实在此前已初见端倪。
图片来自Instagram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从Fawks品牌后期发布的单曲《afk》的歌名中,我们看到了这一游戏玩家的常用词汇,代表着“远离键盘”(AwayFromKeyboard),实际上Fawks也是借此表示自己不忘初心,回到他在东海岸的家乡,开始做真正的自己——于是有了我们后面更熟悉的i_o。
图片来自i_o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但与绝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从Fawks到i_o,不仅仅是简单地改个品牌名称,而是前后截然不同地完全重新开始。虽然在i_o品牌的阶段,他也“习惯性”地把各种EDM热单改编成Techno等风格并用于舞台现场,但后来已经不再发布Bootleg和Flip,毕竟名气不同往日,所有的Remix都是官方授权合作的性质。
图片来自Fawks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并且Fawks到i_o的关系也并非大号与小号的关系。因为,一个艺人在同一段时间内使用的多个艺名才可称为“大号”和“小号”,而Fawks到i_o的切换,可以理解为一个“弃医从文”的转变。这一点我们从两个号的作品发行时间轴上就可以大致看出:在推出i_o品牌之后,Fawks就不再发布新作品了。
图片来自i_o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曾经Fawks品牌在Facebook和Instagram等平台也有着数万粉丝,但或许是他“回归本我”的信念过于强烈,i_o品牌做大后,GarrettLockhart将这两个平台一并注销,一切记录和数据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粉丝的记忆。图片来自Instagram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趁大家对i_o(或GarrettLockhart、GLock、Roniks、Fawks,这些名字对他而言是不同阶段的品牌或者项目,并不只是个人艺术舞台名)的这份余热尚在,谨以此篇推文,笔者再尽可能详细完整地介绍i_o,介绍Fawks,带大家最后(可能)系统性地认识一次GarrettLockhart。
图片来自i_o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文章版权归电子音乐资讯品牌方所有电子音乐资讯请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