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啰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每日读诗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TUhjnbcbe - 2021/4/22 21:42:00

席慕容在诗歌中说: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故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心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人的思乡之情。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人人都说江南风景独好,应该在江南待到年华老去。江南春天的湖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要透彻,游人们可以在船上凭栏听雨眠。江南的女子很美,卖酒的姑娘的手臂洁白如雪。年老色衰还一事无成时,莫要离开江南归乡,因为回去后心中必定无限凄凉。

江南的美总是让人沉醉,可是江南毕竟不是故土。曾想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可如今年华老去还一事无成,怎有脸归乡。即便归去,也是徒添忧愁。

江南的空灵与作者内心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饱含心中漂泊流浪之苦。忆江南,更是忆故土。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代: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湘江水中,有多少远离故土的人的眼泪?我举头望长安,却只看见无数青山连绵。可青山终究挡不住向东流去的江水,也挡不住,我思念家乡的情绪。夕阳西下,满怀愁绪的我,听见深山里传来两声鹧鸪啼叫。

山一程、水一程,故乡隔在远远处。可是只要我心中思念着故土,青山万水都无法阻挡我。终有一日,我会如同奔流的江水一样,回归故土。诗人以眼前之景,道心上事,表现出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唐代: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如今回忆起江南,我才想起它的好。当时年少轻狂,风流倜傥。我身骑马儿,依靠小楼,无数女子为我的风姿倾倒。那时,我常醉宿在长廊小径后面。要是如今,还能像当年一样,我想我就算白发满头,也不会想离开。

回忆少年时光,回忆江南风采,诗人流露出对当时当地的无限眷恋之情。可如今,物是人非,一切都回不去了。那些美好的东西,思念的故土,都只能留在回忆深处,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下酒。幸也,悲也。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宋代: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早春,日光温和,风也轻柔,脱掉棉袄换上轻盈的青衫,心情十分愉快。酒醉醒来微有寒意,鬓上的梅花妆也有些许凌乱。我日夜深深思念故乡,如今在何处?或许,只有在醉酒后的梦里,我才能短暂的忘记忧愁。睡前点的香炉,雾已经散了,而我的酒气却还未消散。

春和日丽,多么美好的景色,诗中却透露出无尽的思乡之情。那浓浓的哀愁,颇耐人寻味。借酒消愁愁更愁。诗人以清新简丽的语句,将昏昏醉意里对故土的思念表达的淋漓尽致。一杯浊酒,一段乡愁,令人动容。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远处的树木烟雾缭绕,山色宛如令人心碎的碧绿。暮色照进高楼,有人正在独自哀愁。玉石阶前长久的伫立眺望,回巢的鸟儿归心似箭,而我的归程在哪里?长亭又连着短亭罢了。

世间道路千万条,何处是归途?以暮色烘托气氛,以倦鸟归巢表达哀思,透露出对故土的思念,和想要归家的思绪。可惜的是,登高望远,不知归途在何处,展现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活动,也因“无家可归”而更添哀愁。

从前温暖的回忆,才是最令人动容的。或许,令人们难以忘怀的,不仅仅是那个地方,更有那个地方的人和事。

但愿故土常在,温暖永随。

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净土,值得我们在漫长的人生里细细回味。

来源: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编辑:国学君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读诗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