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通亲子推荐:
前不久,跟一个做HR的朋友聊起适龄女性跳槽问题,听她讲了个行业内的“潜规则”:适龄未婚女性,得好好考虑一下,说不准啥时候就有对象闪婚了,存在风险;已婚未育的,行情最差,是重点防范对象,坚决不要;已婚一孩的,以前是香饽饽,但是现在二胎放开,存在风险,待定;已婚二孩的,不存在生育问题。然而,都两个孩子了,肯定没心思没精力工作,能不要就不要。虽是个段子,但它也侧面反映了适龄女性在职场里的困境。1
适龄女性女性职场法则在探讨适龄女性职场困境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适龄女性?医学上认为,人类生育能力的高峰是21~30岁,而适龄期则是25~35岁。假如一个女孩22岁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如果一直在一家公司就职那不影响,但中途想要转行或跳槽,又恰巧步入26+的“适龄”期,那面试时绝对逃不过HR的灵*拷问三连击:有对象吗?啥时候结婚?啥时候要娃?作为承担着人类繁衍重任的大部分女性,结婚生子都是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但企业所期望的刚好相反。这就让很多女性有点不知所措,实话实说,基本就相当于自己放弃;说谎吧,良心过不去,且纸包不住火。不少西安适龄女性在跳槽时数次碰壁之后,都在无奈感叹:婚育怎么就成为了女性在职场上的绊脚石?A阿媛30岁未婚30岁好像一个分水岭,一部分人成为妻子、妈妈,反之则统称为“大龄未婚女青年”。上个月,阿媛正式迈入而立之年,或许很多人的30岁是幸福且期待满满的,因为饱含着进入人生下一个阶段的欢喜和祝福,但阿媛不是,作为30岁“大龄未婚”女青年,她的30岁只有一个声音:催婚。前两天去新公司面试,阿媛信心满满,凭借上班多年以来的能力和经验,她足以胜任这个新职位,二面时直系领导提出的专业问题她都应对自如,但快结束时,HR突然发问:个人问题是怎么规划的?阿媛瞬间愣住。三天过后,终于等来了电话,但不是通知去上班的。阿媛追问原因,HR说很欣赏阿媛的资历,但这个岗位是公司核心部门至关重要,他们认为另一位男同事更加适合。此刻她才明白,自己碰上了职场的“适龄潜规则”。三十而立?三十而已?阿媛经常思索两种人生的不同境遇,30岁好像一个分水岭,让一部分人成为妻子、妈妈,而另一部分则统称为“大龄未婚女青年”。30岁这个数字,像悬梁,像尖锥,时时刻刻提醒着你:不小了。以前不结婚只是影响和父母的关系,现在居然还跟跳槽挂了勾。B小惠28岁已婚未孕万万没想到,结婚居然成为了人生滑铁卢“早知道已婚女士工作这么难找,自己一定选择先不结婚或者绝不辞职。”小惠说。因为怕疫情再影响,去年五一小惠和相恋五年的男友扯了证,从此恋人变夫妻。年前小惠原单位人事变动,她也顺势辞了职,想着过年好好休息,年后好好找个工作专心搞钱!不上班的日子着实无聊,急的她大年初三就将自己精心制作的简历挂上boss,打招呼的人很多,一番筛选后,初六就开始面试,每次面试都是一次人口大普查,一周过去,简历打印了一摞,脚步也几乎跑遍了东南西北,但offer却杳无音信。前期都聊得很愉快,但一旦听到她已婚未孕,人事表情立马变了,然后回家等通知就没信儿了。大一点的公司不会很直白,但会在填表时设置一栏“现在和谁一起住”,这不就变相地套你目前的婚恋状态?在职场厮杀数年的小惠当然明白问题的言外之意:如果有结婚要娃的打算,抱歉,要不起!知道问题所在的她开始总结教训,在被问到此类问题时直接表示,自己计划两年不要小孩,然而结果表明,见多识广的HR压根没听。直观感觉就是,就算你能力出众和经验丰富赚了9分,然鹅已婚未育这一项就能一次性减掉7分。这已经是从过完年来她面试第8次被拒绝了,虽然HR没明说原因,但也能从对方婉转的口吻中解读出几分。没想到结了个婚居然走上了人生滑铁卢。想到婚前跳槽时几乎无缝对接,或者面两三家就能顺利入职的高光时刻,小惠只能哭着骂老公急着结婚,影响了自己的事业。终于在前两天找到一个不“嫌弃”已婚未孕的,当然,待遇也一夜回到解放前。C楠姐35岁已婚育有皮夹克一枚生一胎就尝遍人生疾苦,二胎想都不愿想28-32岁是女性职场的*金发展期,但也是结婚生子的高峰期,如何均衡事业和家庭,成为很多适龄女性的棘手难题。楠姐是西安某地产公司的高管,同时也是一位1岁小朋友的妈妈。聊到这两年来的心路历程,她眼圈里的泪在打转。在职场打拼十年的楠姐,事业稳定,婚姻幸福,33岁那年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但也几乎同一时间,领导找她谈话,说有个大项目准备交给她,如果干的漂亮,升值加薪基本没跑了。经历了复杂的内心斗争后,她选择了先成为母亲。忍着孕吐上班,工作之余抽空做产检,漫长的十月怀胎后终于收获小皮夹克一枚。看多了身边朋友成为全职妈妈后,再返职场成奢望的云云种种,生产完不到三个月,楠姐就急着重返工位成为一位背奶妈妈。三个多月的缺席,原本的工作已经由原来手下的小伙子顶上,而自己也要进入新一轮的适应。虽然只离开公司不到天,但大脑好像骤然退化,总是无端抛锚,以前手到擒来的工作现在却屡屡出错。白天在报表和PPT里辗转,晚上在纸尿裤和吸奶器中间徘徊……处理婴儿*疸、过敏、感冒、吐奶等都是日常必备技能,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那段时间她才明白所谓的“心力交瘁”就是如此了吧。她偷偷告诉我,其实前段时间也想跳,但跟几位HR聊完之后,果断放弃了。“没结婚时被问,结了婚还被问,现在娃大点了依然被问是否生二胎……企业是有多怕女性生孩子啊。求我我都不生了,这样的心酸一次就够了”。2
是企业太自私?还记得年石家庄某银行女职员因为怀孕差点被处分的新闻么?该银行规定一旦生育,无论头胎还是二胎都要向单位提前申请,要是没批准就不能怀孕。如果意外怀孕,只能“二选一”,要么医学流产,要么接受处分。消息一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评论大都是为女性抱不平的,但也有体恤单位不易的。作为老板来讲,选择利益最大化并没有错。如果你是领导,单位女同事众多,一入职就怀孕,怀孕期间,高强度和累活儿不能干,平时相应的检查请假不能不准,还有少则三个月,多则大半年的产假……虽然国家社保给予员工产生育津贴,但对于企业而言,员工产假期间找人接替工作的人工和时间成本,也足以让小微型企业压力山大。如果员工产假结束就离职,那企业更是损失惨重,而且全程都处于无条件付出的被动位置,被套路多了,领导也不想担看走眼的风险,索性就一刀切。如此下去,企业越来越不愿招女性,就陷入了恶性循环。我们承认女性的不易,但也不能说企业(老板)自私。显然,造成适龄女性在职场的困境,这个锅企业不背。3
“适龄”女性何去何从今年两会期间就出现了很多关于促进生娃的话题和建议,比如#建议产假延长至3年到6年#、#建议将生育成本全面纳入社保#、#建议产假延长至3年到6年#……近年来,连续的新生人口增长低迷,二胎放开后,也未出现专家们期望的新生人口暴增,显然,与日增加的生存压力让很多家庭不敢生,更不能缺少女性这支重要经济来源。女性需要从工作中获得认可,实现自我价值,社会想鼓励女性生孩子,家庭需要她们出去赚钱养家,企业不想承担生育期间的经济损失和风险……“适龄”女性就在这个尴尬的关系网中艰难生存。但凡有个适龄女性换工作,身边的朋友都会劝你慎重考虑,因为顶着“适龄”标签,在职场跳槽面试永远不会成为HR的第一选项!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生育能力对于女性来说是礼物还是桎梏?”诚然,女性的生育能力的确是上天赐予的独特的礼物,但如今看来某些时候却成为一道枷锁,让她们在职业道路上进退两难。而如何解决“适龄女性”在职场中遭遇的不公平同待遇和困境,仍然是留给社会的一道棘手难题。各位宝妈们也曾有类似经历嘛?留言见!本文图片来源于pexels···THEEND···
客服
投稿邮箱:putongtong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