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啰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执考中内重点梳理,考点解析
TUhjnbcbe - 2022/5/3 16:40:00
初期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m.39.net/pf/a_6489068.html
正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32分钟

回顾前几期考点预测解析:

(以上五门中医、中西医都共用,包括/,都是一样的)

在更新这15个系列之前,我写了关于以下7个问题的文章

1.关于更新考点预测解析的说明

2.笔试考试时间说明3.笔试改革趋势的分析4.中医及中西医单元分值预测5.模拟卷做题分数分析及分值投票6.机考考试指南7.临考心态

具体阅读可点击:

06

中医内科学

今天说一下中医执业/助理中医内科学的考试情况,包括/是一模一样的考试内容。每年中医内科学分值在90分左右,是考试14门科目中分数最多,当然这是最重要的科目。和中基、中诊、方剂有着直接关系,中药也有很多间接考题,所以说中基基础4门一直在强调重点重点。

关于这几年的中医内科考试情况,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瓜都分在第三单元,一共分值为分,中内和针灸的分值比例大概为3:2,即中医内科90分,针灸学60分。。近几年中医内科的难度都比较适中,感觉适中其实是大家本身对中医内科的学习都接触过,临床也多见,这也是外科较内科复习起来感觉更吃力的原因。年中医内科考的是最难的,当时出现很多变证选方的情况(大概15分左右,非常多了),这个是很多考生复习的时候压根就忽略了的(如心悸病中水饮凌心证型,正方是苓桂术甘汤,如果出现水肿尿少,阵发性夜间咳喘或端坐呼吸,就要用真武汤,这个是证型变方的情况)。从18-20这几年考的很少很少,1-3分左右,所以,我的笔记只提取了几个重要的变化方,作为可能出题的点编排,其实这也是方剂的基本功。

相对而言,年中医内科学是近几年来考的最简单的,甚至因为中医内科学简单,不少机构指出年是最近五年考试中最简单的。年的题目难度适中,也是出题比较中规中矩的科目。中医内科学分值占了90分,是所有科目中分值占比最多的,足见其有多重要。中内考查侧重点一定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执业考试的核心,也是中医治病的核心,难点在于A2、A3型题,其中A3题型考了6道题,也就是18问,18分。考查病例题,需要我们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做出判断,做到会辨病,能辨证,懂治法,知方药。这是一种综合知识的考察,所以说前面的四大基础重要。

中医内科学的编排逻辑,是按系统分类,再按疾病分条,每个疾病分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及预防调护等叙述,其中考点最多最集中的是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是每个疾病中最重要的,其他的几个叙述视情况,考点不多。

中医内科学分八个系统的病证,包括肺系8、心系4、脑系6、脾胃9、肝胆7、肾系4、气血津液病9、肢体经络病4,每个系统病的具体病数量如后缀数字所示,共51个病,都是有题目涉及的,并且基本没有重点病与非重点病的区分。

关于中医内科学的复习建议:还是以模块化复习为主,在章节编排上,肺系8、心系4、脑系6、脾胃9、肝胆7、肾系4、气血津液病9、肢体经络病4,八大板块。每个疾病要从概念、病因病机、病证鉴别、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护6个方面掌握,其中是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是重点,考试的主要题目就是这两个板块挖考点内容。概念是对疾病的基本描述,同时要注意和其他疾病的鉴别,其实就是个疾病概念不要混淆,鉴别点要注意挑出来对比记忆。病因病机是重点和难点,是中医掌握疾病特点疾病发展变化的主要依据,不要嫌麻烦,对照视频补充分析是有必要的。

辨证论治的复习上,主要是每个证型的名称的证素构成,证素的命名其实是有规律的,一般是病因+作用动词+病位。在分析证型的时候,要分析“虚还是实”、“寒还是热”、“痰还是瘀”等等证素,然后证素在对应脏腑会产生什么病机病理变化,比如一个咳嗽的证型痰热郁肺,证素其实是“痰”、“热”作用在病位“肺”,其中“郁”是作用动词,郁写成蕴、犯、侵都不能算错,只是“郁”可以最准确地表达痰热对病位“肺”的作用。这个时候如何去分析,其实就是痰有什么特点,热有什么特点,肺有说明特点,“咳嗽气息急促”是痰阻热又加重痰阻,“或喉中有痰声”是痰为主,“痰多稠粘或为*痰,咳吐不爽,或痰有热腥味”是热对痰的负担加重对肺的影响,同理其他的症状如或咳吐血痰,胸胁胀满,或咳引胸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都可以顺理成章的解释,最后舌脉“舌苔薄*腻,舌质红,脉滑数”再做一次验证,做题的时候可以用舌脉去检查自己诊断的证型是否有问题。舌脉其实可以读到非常多的信息,是虚是实,是寒是热,是真是假,是瘀是痰,一目了然。当有相似的证型时,要相互鉴别好,对比学习可以巩固对这个证型的认识。

一个疾病的证型有多个,是代表病情的不同阶段或者是不同病因侵犯下的阶段表现,要掌握这么多证型,单纯的默写记忆当然可以,最好是能够从疾病本身推断出病情进展下可能出现的证型变化,不同可能病因对这个疾病的影响产生的证型,这个才能更好的对每个疾病的证型做完整的掌握。

年中医内科考试的情况,中内考病因病机,病理因素,首辨很多,辨证型多,证型干扰项也多,原方不是很多。A3题型增加到了27分,也就是9个大题,18和19年还是6个,并且,年针灸也加入了A3题型,6个大题。其中A1型题主要考查疾病概念、病因、病机、诊断、鉴别;A2型题主要考查辨证、治法、方剂选择等;B1型题以上知识点均可作为B1型题考察;A3型题主要以病案形式同时考察以上知识点。

另外,中医内科学,年细则较大纲细则的变化情况:

6、《中医内科学》变动不大,个别疾病病因病机、辩证论治、鉴别诊断有增加或变动。01咳嗽证型:肺阴亏耗治法改为——滋阴清热,润肺止咳02头痛基本病机改为:不通则痛,不荣则通;治疗原则虚者以滋阴养血改为补养气血03痴呆基本病机改为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04胁痛基本病机改为:肝络失和05疟疾的劳疟治法改为:益气养血,扶正截疟06阳痿证型湿热下注治法改为:清利湿热07郁证的病因病机变化病因:七情所伤、思虑劳倦、脏气素虚、体质偏颇(增加体质偏颇);基本病机改为气机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08血证病因的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改为劳欲体虚)、久病或热病等;血证多个证型证候表现小改,无治法选方的改变09消渴定义、诊断及鉴别: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删除或尿中有甜味10内伤发热病机气血阴阳失衡(亏虚改为失衡),脏腑功能失调11腰痛病位在肾(在腰府改为肾)

关于中医、中西医总的分值分布和中基分值情况如图:

年中医执业及助理笔试各科目及分值分布预估

(目前预测单元分布及分值,仅供参考,最终以考试试卷为准)

年中西医执业及助理笔试各科目及分值分布预估

(目前预测单元分布及分值,仅供参考,最终以考试试卷为准)

具体各单元分值,请参阅

从中内开始,进入临床的课程了。中内每个病的要求掌握的有,该病的概念、病因病机、病证鉴别、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护,非重点病的预防调护没有要求,一般来说预防调护也不是考试的重点,重点是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是最最重要的。中内不像外妇儿,没有总论,叙述特色专科的概述,其实中内的总论就是前面的四大基础课程,大家复习内科没有外妇儿那么吃力,主要的原因是有一定的四大基础的基础,复习起来容易上手,从侧面也反映,外妇儿的具体论述疾病的前面的总论部分,也十分重要。另外,大家觉得内科复习上手快是在操作的时候很多人都背了病-证-方对应,对现在中内的复习帮助很大,笔试的病-证-方和操作有几个地方是不一样的,中内基本一样,妇科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详见我的操作笔记前面总论部分的病证法方整理部分,有标记。下面从每个单元每个病开始逐一解析,希望对大家再做中内复习的收尾有帮助。

//////////

第一单元肺系病症,8个病,有16分左右的题。重点病在感冒、咳嗽、哮病、喘证。一般这几个病一个在2-3分左右,其他的几个病平分1分。感冒病病因病机和时行感冒的鉴别是考点,重点在感冒的辨证论治,很多病的辨证论治中会有一句首辨什么,再辨什么的话,其中首辨是重点,首辨一般是辨证的大分类,去年一试考到4-6分的首辨题,还是很重要的。辨证论治考的辨证型、治法、选方、变方(大纲要求的变方,在笔记上有一些,因为这几年考的不多,列举也不多)都有可能考到,转归和预防调护简单(一般常规简单的不考,会考的后面会重点说到)。去年辨证型考的特别多,相似证型的鉴别,是重中之重,这还是在考察大家脏腑辨证的基本功了。咳嗽病因病机很重要,注意咳嗽的病位(在肺,和肝脾相关,久病及肾),病机是肺气上逆(上逆作咳),要注意和喘证、肺痨(阴虚系证型的要注意)鉴别。咳嗽的辨证要点是重点,在之前中诊梳理的时候也说了,咳嗽、咳痰的特点对应的临床特点要掌握。各证型的治法和代表方都是重点,要重点掌握。近几年简单的证型因为考过很多次,一般会出偏难的证型。哮病要和喘证相鉴别,有可能出诊断病的题(也是概念),哮——声响而言;喘——气息而言: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哮病的病位,首辨,辨证论治是重点。其中注意丹溪说的,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喘证突出气息(呼吸困难),其中病机和转化,病位(虚、实病位),首辨和辨证论治是重点,特别是辨证要点,证型的特点是重点,选方可考的多。转归注意中可向肺胀、水肿发展。肺痈几个证型选方常考(四个期症候特点,选方是肺痈重点),要注意肺痈诊断中的一个验痰和验口味法,转归中会分清何为顺证何为逆证。肺痨和肺痈类似,辩证选方常考,还要注意其基本病机、病理因素和对应的治疗原则。肺胀和肺痿选方已经不再是重点,要考主要在知道辨病和辨证论治中的治法,万一考到选方,也要根据方剂和中药的基础学会排除,要有虚、实、寒、热的观念(这个观念时时刻刻都要在,能迅速排除很多干扰选项)。肺胀的病机和肺痿病机、临床表现要了解。联想到COPD,对症状把握更准确。肺痿注意临床表现和选方,主要以发作不已或次第出现的咳吐浊唾涎沫、气短为主症,分肺燥津伤(虚热)——麦门冬合清燥救肺;肺气虚冷(虚寒)——甘草干姜汤。

//////////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一共心悸、胸痹、心衰、不寐四个病,都是绝对重点病,一般分值在8-10分左右。心悸病位、病理因素要掌握,和奔豚气要注意鉴别,首辨虚实,虚者心神无所养(气血阴阳虚),热者侵扰心神(痰饮瘀火扰),六个证型的辨证论治的治法和代表方都有可能考,要重点掌握,还要注意其中真武汤的变方情况。胸痹的病位、基本病机(阳微阴弦,在四大经典中也特别强调过,理解阳微阴弦对胸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胸痹主要会和真心痛鉴别:胸痹(心绞痛)、真心痛(心肌梗塞),联系西医内科学,更好鉴别。要注意其治疗原则,本病的辨证论治要重点掌握。辨证首辨去年就考了,证型都是重点,辨证型、选方是绝对重点。心衰较真心痛,临床更常见,中医的办法也更好,所以大纲增加了此病,注意慢性心衰病机“虚”、“瘀”、“水”,联系西医诊断,对本病的把握更充分:高血压+呼吸困难(活动后、夜间阵发、端坐呼吸)+干湿啰音+左心扩大=左心衰。首辨,治疗原则是重点,分证论治也要注意,特别是证型诊断。不寐是考试的重点,病位、基本病机都要重点掌握。辩证首辨虚实,辨证论治要重点掌握(特别是选方),在不寐的病位中涉及心、肝、脾、肾,我们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其实在痰热扰心(*连温胆汤)中体现了,这个证型的变化,就是出现胃中不和,要加消导药以和中。//////////第三单元脑系病证一共六个病,除外癫狂、痴呆都是重点病,头痛、眩晕和中风是最重点的三个,本单元一般分值在9-12分左右。头痛先分外感还是内伤,辨证论治大的分类其实很重要,病位(脑、肝脾肾)、病理因素(痰湿、风火、血瘀)要掌握,还有一个头痛和归属经络这里要在重新温习一遍(笔记上有,非常重要),最后辨证论治的治法、选方都要掌握。头痛的引经药,久痛不愈加搜风通络的虫类药(僵蚕、全蝎、蜈蚣、地龙)要掌握这两个知识点。眩晕的病位、病理因素(风、火、痰、瘀)、病机(风、火、痰、虚)要掌握,,要知道首辨脏腑,掌握治疗的基本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5个证型的治法方剂要记住。中风是一个大病,这一个病可以考2-4分,是必考的病,很可能会出A3题。基本病机、病位、病理因素(风、火、痰、瘀)都要掌握,注意病机六端的含义。还要重点知道和痫证、厥证、痉证鉴别,考疾病的鉴别这里非常容易考,鉴别题,并不一定是直接问鉴别,而是给病案,要求作出诊断,然后答案是一些相似的疾病,其实这就是鉴别,在A3题型的第一个题最爱这样考。还知道中经络和中脏腑(神志)的区别,要区分闭证(阴、阳)脱证。辨证论治也要全面掌握。癫狂要注意区分癫病(静而多喜)和狂病(动而多怒),病位和病理因素(气为先)、病机关键要掌握。治疗原则要注意分期,虽然不是重点病,其中痰气郁结和痰火扰神、痰热瘀结较为常考。注意和几个疾病的鉴别疾病。痫病要注意和其他病鉴别,可能考辨病题,注意病理因素:风、火、痰、瘀,又以痰为重要。首辨轻重,治疗原则要注意标本情况,证型中痰火扰神常考。注意辛热开破法是针对痫痰难化这一特点而制定的治法。痴呆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病位和其他病的鉴别是重点。//////////第四单元脾胃病,一共九个病,都属于重点病,辩证选方都有可能考到,而且有些病的证型类似,需要注意。本单元一般在16-20分,平均一个病会有2分左右的题目。胃痛一般还和肝脾相关(很多病的病位,在学会证型以后,都会反向推导出来),和其他病的鉴别也较为容易,辨证论治需要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经常考)。辨证论治要重点掌握。胃痞(痞满)基本病机、特点要掌握,注意和胃痛、鼓胀、胸痹、结胸的鉴别。要首辨虚实,治疗原则(调脾胃升降,行气消痞满),辨证论治和证型变化都要掌握。呕吐病机、治疗原则和辨呕吐物分辨证型是重点(结合中诊梳理文章,也有涉及):(1)呕吐物酸腐量多——食积内腐;(2)呕吐苦水、*水——胆热犯胃;(3)呕吐酸水、绿水——肝热犯(4)呕吐浊痰涎沫——痰饮中阻;(5)呕吐清水——脾胃虚寒;(6)泛吐少量黏沫——胃阴不足,辨证论治要掌握。噎膈病的病位,病理性质(痰、气、瘀)要掌握,要知道和梅核气的鉴别,辨证论治4个证型作为一般掌握。呃逆的病位(膈),要注意和干呕、嗳气鉴别,理气和胃、降逆止呃是基本治法,掌握呃逆的几个证型,特别注意胃火上逆的表方和脾胃阳虚表化方。腹痛基本病机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病理性质(寒热虚实)要掌握,要注意区分内科、外科、妇科腹痛,首辨腹痛的缓急,要全方位掌握辨证论治,还有寒邪内阻证型变方的情况。泄泻一定要和痢疾(赤白脓血便)区分,包括证方也一定不要搞混。泄泻的病机特点、病位、病理因素(湿),内因脾虚是关键,要掌握。泄泻首辨暴泄与久泄,在基本原则中,一定要注意暴泄不要关门留寇,久泄不要分利太过,李中梓的治泄九法可能考到,重点在辨证论治的治法和选方。这里的治疗原则非常重要。可能考A3题型。痢疾特点和泄泻有明显的区别,一定要搞清楚。病理因素(湿热疫*)、基本病机要掌握,辨证论治(刘河间的话)中要注意初通久涩,赤多血药,白多气药。特别注意治痢三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同时各证型的治法和选方要掌握。痢疾的治疗原则也非常重要。可能考A3题型。便秘主要注意选方的情况,选方比较直接,疾病病因病机治法相对简单也不常考。//////////第五单元肝胆病一共七个疾病病,其中绝对重点是胁痛和*疸。本单元一般分值在8-12分,胁痛和*疸平均可出2-3分,尤其是*疸注意考A3题型。胁痛中要掌握其病位、基本病机(肝络失和)。胁痛的辩证要点辨气血辨虚实是重点,治疗原则(疏肝和络止痛),证型治法和选方较为简单,也是重点考察点。*疸中是本章节最重要的,*疸的病位、基本病机、病理性质(阳*湿热、阴*寒湿)都要掌握。鉴别中尤其要注意阳*、阴*、急*的鉴别。辨证论治首辨阴阳*,治疗大法是化湿邪、利小便。辨证论治的治法选方都要求掌握(阳*、阴*重要)。以往积聚一病分开讲述为积证、聚证两病(气聚血积),其中积证为淤血凝滞为主,辨证论治作为一般掌握。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注意辨气、食、痰、粪——气滞(嗳气得舒)、食积(嗳腐吞酸)、痰阻(呕恶苔腻)、燥屎,辨证论治作为一般掌握。鼓胀的基本病机、病位是重点,要知道和水肿鉴别。注意气鼓、水鼓、血鼓的临床表现和病机。辨证论治要求掌握,是选方爱考的点。瘿病作为常见病提入内科中,主要注意基本病理:气滞、痰凝、血瘀,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治法也针对病因病理提出:理气化痰,消瘿散结。疟疾病要掌握病机、病位。基本治则是去邪截疟,疟疾的辩证选方是考试较为爱考,也要掌握。//////////第六单元肾系病证一共水肿、淋证、癃闭、阳痿四个病,其中水肿、淋证是重要的两个病,一般本单元考6-8分,水肿、淋证可以考到4-6分。并且可能出A3题型。水肿的病位(肺脾肾,关键在肾),基本病机、病理因素要掌握。辨证论治,以阴阳为纲,首辨阴阳水,要知道阴阳水的鉴别。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发汗、利尿、泻下逐水——治水三法(“开*门”“洁净府”“去菀陈莝”)。辨证论治的治法和选方是重点要求掌握的,这里需要说明湿*浸淫证可以有表证的情况,这个和风水相博不能鉴别开,湿*浸淫是热*为主了。淋证病理因素是湿热邪,血淋和尿血的鉴别(主要在有无痛),首辨六淋的类型,重点在这几个淋证的选方,基本上是必考的题。癃闭要掌握基本病机和病位,要知道和关格的鉴别,首辨虚实,治疗原则是以通为用,辨证论治要掌握,特别是脾气不升中变方的情况。阳痿要注意病位—宗筋,重点在选方上。//////////第七单元气血津液病一共涉及到9个病,分值在15-18分,属于重点单元,其中郁证、血证、痰饮、消渴属于本单元的重点病。郁证的病位(肝,涉及心脾)要掌握,注意鉴别梅核气和虚火喉痹,辨证论治治法和选方都很重要,前面在四大经典《金匮》中提到妇人病用半夏厚朴汤和甘麦大枣汤的情况。血证概念、病机、病因都作为简单了解,主要是辨证论治的选方是重点必考点。注意治疗三原则:治火、治气、治血。血证也有可能出A3题型。选方多,且有些异病同治的,要注意。技能之前也背过。痰饮一定要会区分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要掌握痰饮的部位、基本病机。痰饮的治疗以温化为原则。各证型的治法和选方都要掌握,特别是治法上。消渴的病位、基本病机要掌握,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辨证论治首辨病位(三消——多饮:上消—肺燥津伤;多食:中消—胃热炽盛;多尿:下消—肾虚为主),针对病机的治法是清热润燥、养阴生津。辨证论治的治法和选方都是重点。汗证分自汗多为气虚,盗汗多为阴虚,要掌握基本病机。辨证论治选方较为简单。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病理性质要了解,注意鉴别内伤发热和外感发热。首辨虚实,注意辨证选方是重点。虚劳病位在五脏,先后天的脾肾是重点,气血阴阳的虚损,治疗上补益为主,要重视补益脾肾在虚劳的作用,辩证选方是重点,注意不要混淆。癌病较老大纲改革很大,不再以病位分证型,统一了证型,一般癌病考基本治疗原则(扶正祛邪),分清楚初、中、后期的对应治法,选方上作为一般了解吧。厥证的病因、病机、病位都要掌握,还要注意和眩晕、中风的鉴别,首辨病因,厥证还要注意辩气(肝气上逆)、血(肝阳上亢,阳气暴张,血随气升,气血并走于上)。治疗原则是醒神回厥,辩证选方痰厥要注意。//////////第八单元肢体经络病,包括痹证、痿证、颤证、腰痛,其中痹证、痿证、腰痛是重点,本单元一般分值在6分左右。痹证是本单元的重点,考2-3分,包括痹证的病因病机和痿证的鉴别都是重点,辨证论治要首辨病邪,行、痛、着、热痹一定要知道鉴别。基本治疗原则是祛邪通络。辨证论治的治法和选方都是重点,特别是风寒湿痹几个证型,还要知道行痹的变化方。痿证要掌握其概念,辨证论治中“治痿独取阳明,泻南补北”等理论要理解,辩证论治的治法和选方都要求掌握。颤证病机、病位、病理因素(风、火、痰、瘀)要掌握,辨证论治的选方属于一般了解。如果中内考的偏难,像本病等稍微不那么重点的疾病可能会考的多起来,包括选方,是有意增加难度的。所以大家要注意,重点和非重点只能说明历年考试以往情况、大纲要求的情况,但是不能代替说成是今年考试和以后还是这种情况。腰痛是最后一个中医内科病,也是重点病,病位在腰府,基本病机是筋脉痹阻,腰府失养,辨证论治要分清楚外伤和内伤腰痛,区别其治法,辨证治法、选方都是重点,还要注意寒湿腰痛、肾虚腰痛的变化方的情况。关于辨证论治部分,上文都没有展开来说,因为都必要要掌握背诵的程度,在操作复习的时间就已经做了很多疾病的背诵,所以学起来至少比外妇儿好很多,在笔记后附带了歌诀,可以参考背诵,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执考中内重点梳理,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