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啰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精彩回顾星火计划扬帆行动mid
TUhjnbcbe - 2022/5/13 14:22:00
白癜风能怎样根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516/4624589.html

年08月25日,由豪森药业赞助,医者纵横多学科平台承办的“星火计划扬帆行动·肿瘤精准化诊疗美丽中国行南昌站”如期举行。会议借助医者纵横网络会议平台在江西省各地联动同步直播进行,本次会议医院姚伟荣医院徐全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医院章晔教授、医院陈胜家教授、医院林庆教授、医院许辰阳教授、医院*锦林教授、医院陈勇教授、医院陈瑜凤教授、医院俞根教授担任会议主持。会议讲者医院曾麟教授、医院吴昊教授、医院罗毅君教授和赣医院张桂娟教授,特邀讨论嘉宾是赣医院吴隆秋和唐晓媛教授、医院李晖教授、医院刘小红、何丽教授、医院吴新龙教授、医院万莉娟教授、医院张炜华教授、医院叶新桥教授、医院方*和郭颖教授、医院曾国文教授、医院徐秋平教授、医院朱早红教授、医院王盼盼教授、医院韩永清教授、医院危芬兰和赵强德教授、抚州医院邬勇斌教授、医院刘银生教授、医院徐光荣教授、医院游美华教授、医院欧阳振福教授、江西医学高等医院罗冠均教授。

视频

01

EGFR敏感突变阳性NSCLC一线治疗新突破

本专题是由医院曾麟教授主讲的“EGFR敏感突变阳性NSCLC一线治疗新突破”,主要内容包括“新结构”阿美替尼赋予靶向治疗新活力、阿美替尼“登月之旅”---APOLLO研究解读、NENEAS研究创造一线治疗新突破,具体内容如下:

“新结构”阿美替尼赋予靶向治疗新活力

第一/二代EGFR-TKI治疗约1年左右会出现疾病进展:在晚期NSCLC患者中,第一/二代EGFR-TKIIII期研究结果:mPFS为10-14个月。

一/二代EGFR-TKI治疗后,TM是获得性耐药主要机制。

阿美替尼在体外能够较强地抑制EGFRTM耐药突变,而第一/二代EGFR抑制剂对TM无抑制作用或作用较弱。

阿美替尼对EGFR野生型抑制作用弱。

阿美替尼,环丙基的亲脂性增加血脑屏障渗透率。

阿美替尼“登月之旅”——APOLLO研究解读

试验设计:开放标签、单臂、多中心的II期临床研究;纳入人群:既往接受过EGFRTKI治疗的TM+患者。/5/16-/10/23,共入组36家中心的例患者,其中例为中国大陆患者,55例为中国台湾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1.8个月。

患者基线特征更具代表性:%中国患者,37.3%脑转移患者。

登月之旅——疗效篇

主要研究终点(IRC评估):中位随访11.8个月,ORR达68.9%,DCR为93.4%。

次要研究终点:mPFS达12.3个月,是首个在中国人群中mPFS超过1年的三代EGFR-TKI。

次要研究终点:mDoR达12.4个月。

三代EGFR-TKI关键疗效数据对比:阿美替尼治疗经治的TM突变NSCLC与奥希替尼疗效相当。

阿美替尼有效穿透血脑屏障,有效控制颅内转移灶。

登月之旅——安全篇

阿美替尼安全性良好,皮疹和腹泻发生率低,迄今mg剂量未见间质性肺炎的发生。

AENEAS研究创造一线治疗新突破

AENEAS研究:阿美替尼对照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19外显子缺失或L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III期试验。

阿美替尼组的中位PFS为19.3个月,为EGFR-TKI单药在注册研究中的最长PFS数据。

阿美替尼组整体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CK升高时阿美替尼剂量调整策略:可逆、可控、可管理。

小结

1.阿美替尼结构优化,带来更好的脂溶性,提高血脑屏障透过率;代谢产物对EGRF野生型无明显抑制作用。

2.APOLLO研究显示,阿美替尼治疗既往接受过EGFR-TKI治疗的EGFRTM突变阳性NSCLC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3.AENEAS研究表明,阿美替尼一线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吉非替尼,且安全性良好,为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新选择。

02

围手术期EGFR靶向治疗的选择与进展

本专题是由医院吴昊教授主讲的“围手术期EGFR靶向治疗的选择与进展”,主要内容包括NSCLC围手术期治疗现状及意义、肺癌新辅助治疗研究进展、肺癌辅助治疗研究进展,具体内容如下:

NSCLC围手术期治疗现状及意义

I-IIIA期肺癌患者治疗现状:肺癌患者首诊为I-IIIA期占比53.5%,首选方案是手术;未治愈的NSCLC高度活跃,50%以上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复发或者转移,此类患者需要接受全身治疗作为术后辅助治疗,以根除或者减少残留的微小病灶,从而降低复发风险。

需要改善早期NSCLC患者的治疗结局:手术是早期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

含铂辅助化疗是部分IB期和II-IIIA期NSCLC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该推荐基于一项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早期NSCLC患者中,化疗辅助的5年OS率提高5%。

不可切除的NSCLC患者可降期后再进行手术治疗,以延长生存。

术后复发转移是早期NSCLC5年生存率的最大障碍。

肺癌新辅助治疗研究进展

当前NSCLC的NCCN指南对于新辅助治疗的推荐:以同步放化疗为主。

新辅助化疗治疗仅可改善5%的NSCLC5年OS率。

吉非替尼新辅助治疗为早期患者带来的获益。

主要终点:ORR高达54.5%。

CTONG-3研究设计(NCT)。

CTONG-3试验:厄洛替尼组R0切除、淋巴结降期率数值上有所提升。

安全性:

奥希替尼用于可切除II-IIIB期EGFRmNSCLC的新辅助治疗(NEOS)。

NEOS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单臂研究,医院杨跃教授发起。年ASCO会议报道该研究的中期分析结果:在奥希替尼新辅助治疗后完成疗效评估的所有15例患者中,缓解率(RR)为73.3%(11/15),疾病控制率(DCR)为%(15/15);93.3%(14/15)患者行R0手术切除;53.3%(8/15)患者发生病理降期;42.9%(3/7)确诊为N2淋巴结的患者在接受奥希替尼新辅助治疗后降至N0期;可预见奥希替尼用于可切除的II-IIIB期EGFR突变NSCL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的有效性。

肺癌辅助治疗研究进展

v4NCCN指南:推荐以化疗为基础的辅助治疗。

术后辅助化疗后,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依旧较高,需新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

EGFR-TKI应用于NSCLC术后辅助的成功探索。

ADJUVANT研究:这是一项吉非替尼对比长春瑞滨联合顺铂(VP)辅助治疗II-IIIA(N1-N2)伴有EGFR活化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ADJUVANT研究:为辅助EGFR-TKI正名:

吉非替尼vsVP(ASCO):28.7个月vs18.0个月;

吉非替尼vsVP(ASCO):30.8个月vs19.8个月。

ADJUVANT研究最终OS数据成熟:OS:吉非替尼vsVP:75.5个月vs62.8个月,虽然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OS也延长了约13个月。

ADJUVANT研究OS亚组分析(事后分析):

接受后续治疗的OS>不接受后续治疗的OS;

接受后续靶向治疗的OS>接受后续其他治疗的OS;

辅助靶向接受后续靶向的OS>辅助化疗接受后续靶向的OS。

EVAN研究:厄洛替尼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厄洛替尼12%VS化疗26%;

厄洛替尼主要是皮疹(36%),化疗组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数减少(33%);

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8%vs16%。

ADAURA研究结果分析:无论既往是否使用过辅助化疗,后续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均有显著的DFS获益;先前接受辅助化疗者,奥希替尼vs安慰剂:未达到vs22.1月,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84%;先前未接受辅助化疗者,奥希替尼vs安慰剂:未达到vs33.1月,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77%。

ADAURA研究奥希替尼辅助治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中位持续暴露时间,奥希替尼22.3个月(范围0-43),安慰剂18.4个月(范围0-48);不良事件(发生率≥10%);奥希替尼安全性数据与预估数据一致,仅报道了轻微的不良事件。

奥希替尼组仅1%患者出现CNS相关疾病复发(总HR0.18;95%Cl,0.10-0.33;p<0.)。

小结

1.ADJUVANT研究证实,在IIB-IIIANSCLC患者中,吉非替尼辅助治疗2年较化疗能够显著延长DFS(30.8个月vs19.8个月,p=0.),且在N2患者中获益更明显;吉非替尼组耐受性更优。

2.VAN研究证实,在IIIA期完全切除的患者中,厄洛替尼辅助治疗中位OS较化疗能够显著延长(84.2个月vs61.1个月,HR=0.);厄洛替尼组耐受性更优。

3.EVIDENCE研究证实,在II-IIIANSCLC患者中,埃克替尼辅助治疗2年较化疗能够显著延长DFS(46.95个月vs22.11个月,p<0.);埃克替尼组≥3级AE发生率更低。

4.ADAURA研究证实:在IB-IIIANSCLC患者中,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均有显著的DFS获益。

03

例晚期肺癌综合治疗病例分享

此病例是由医院罗毅君教授分享的一例因“头痛1周”入院诊治的45岁男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史资料

患者,男性,45岁,因“头痛1周”于年8月就诊,既往双肾结石、胆囊息肉病史。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肿瘤标志物:SCC3.78ng/mL,Cyfra21-14.68ng/mL,CEA2.58ng/mL,NSE11.52ng/mL。

颅脑MRI:左侧额叶可见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DWI上呈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境界不清楚,增强扫描呈花环状强化,大小约32*27*33mm,周围可见大片水肿信号,另两侧大脑半球及右侧小脑半球可见多发结节状长T2信号影,增强成环状强化,均考虑转移瘤。

年8月25日胸部CT: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3.7*3.3cm,纵膈见稍肿大淋巴结,考虑肺CA。

骨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CT:脂肪肝,肾结石,余未见异常。

年8月11日完善穿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左下肺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P40+、P63+、CK7+、NapsinA-、TTF-1-、CK7-、CD56-、Ki-67+(20%)。

诊断

左肺鳞癌脑转移(cT2aNxM1bⅣ期,AJCC第8版)、胆囊息肉、肾结石。

诊疗经过

年9月2日予以全脑放射治疗,DT:40Gy/20f。

年9月18日予以化疗1周期,具体用药:贝伐珠单抗mgd1+白蛋白紫杉醇mgd1,8+顺铂60mgd1,3。

*副反应:严重恶心、呕吐。

疗效评价:PR。

继续予以化疗2周期,具体用药:贝伐珠单抗mgd1+白蛋白紫杉醇mgd1,8+卡铂0.4gd1。

*副反应:出现蛋白尿、血尿。

疗效评价:持续PR。

因蛋白尿血尿,停用贝伐珠单抗,继续予以化疗2周期,具体用药:白蛋白紫杉醇mgd1,8+顺铂60mgd1,3。

疗效评价:PD。

.3.20口服阿美替尼,mg,qd,最佳疗效PR,目前PFS25个月。耐受性较好

04

一例晚期肺癌综合治疗病例分享

此病例是由医院罗毅君教授分享的一例因“左侧髋部疼痛不适半年,加重2月”入院诊治的52岁女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史资料

患者,女性,52岁,因“左侧髋部疼痛不适半年,加重2月”于.3.22入院,既往史无烟酒嗜好,无慢性疾病史。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NSE14.28ng/mL,Cyfra21-16.9ng/mL,CEA18.74ng/mL。

.3.23胸部CT:左肺下叶前基底段软组织占位,大小约1.6cm*1.2cm,远端阻塞性炎症,右侧肱骨头及多个胸腰椎骨质破坏,考虑肺癌骨转移。

.3.23MRI:T9、12、L3、4及髂骨骨质破坏,考虑转移。

.3.24ECT:胸骨左侧第6后肋骨,T4、T11、T12、L4、骶骨、骶髂关节、左侧髂骨、左侧股骨头、右侧肱骨头放射性浓聚,考虑骨多发转移。

腹部CT,颅脑MRI无特殊。

支气管镜:左上叶尖段开口狭窄,病理:左上叶尖段慢性炎症。

骨科行髂后嵴骨组织穿刺活检,病理:转移性腺癌,肺来源可能性大。免疫组化:CK(+),TTF-(+),CK7+,CK20-,P40-,GATA3-,GCDFP-15(-),Ki%+,wt-1(-)。

诊断

左肺腺癌(EGFR19突变)-骨-T2N0M1-IV期、骨继发性恶性肿瘤(多发)、

阻塞性肺炎。

诊疗经过

.4.11至.8.2共行6周期化疗,具体用药:培美曲塞0.8gd1+顺铂60mgd1,3。

每月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症状改善。

2周期化疗后:PR。

一线治疗随访:

.12.10因“左下肢疼痛加重半月”入院。查胸部CT提示肺部肿瘤稳定。

MR(.12.12):T11、T12、L4、S2椎体多发骨质破坏,结合病史考虑转移。

.12.21因骨痛行局部放疗:颈胸腰骶椎(4个中心点)剂量分别:(.9cGy/10F;.5cGy/10F;cGy/10F;cGy/10F)。

.6因“头部及颈项疼痛伴呕吐10天”入院。

.6胸部CT:1.左肺下叶肺癌骨转移治疗后。2.右肺中叶内侧段陈旧病灶。3.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增大;右肺门淋巴结肿大。4.部分胸椎及腰椎、双侧骶髂骨转移瘤。肺部肿瘤仍稳定。

.6.15MRI平扫+增强:增强扫描脑实质及脑膜未见异常对比强化,脑室系统对称不扩大。

结论:腔内多发脑梗,未见肿瘤病灶。

.6.20开始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同时甘露醇等降颅压对症治疗,神经系统症状改善。

全脑放疗,剂量:40GY/20F。

专家观点概要

鳞癌患者做基因检测的概率不高,建议都应该做。晚期用阿美替尼对脑膜转移有很好的效果。阿美替尼就是针对中国人研究的,应该有更大的拓展区域。

05

一例晚期肺癌综合治疗病例分享

此病例是由赣医院呼吸科张桂娟教授分享的一例因“呼吸困难半年,咳嗽半月”入院诊治的69岁女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史资料

患者,女性,69岁,患者于半年前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可缓解,无胸痛,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无心悸、黑曚,患者未予以重视,未诊疗;半月前开始出现咳嗽,干咳,以夜间为主,无咳痰,无咯血,无胸痛,伴全身多处关节疼痛,伴右侧腰部隐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盗汗,医院,行胸部CT提示右肺占位,现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本次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状态良好,饮食正常,睡眠正常,大便正常,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双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辅助检查

.05.06胸部平扫+增强+后处理(图像重建),1.右肺中叶占位,考虑周围型肺Ca,纵隔及右肺门多发淋巴结肿大;2.双肺多发结节与多发纤维灶,宜复查;3.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硬化;4.双侧多肋骨陈旧性骨折。

.05.06消化系+泌尿+妇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肾上腺常规,1.子宫萎缩声像。2.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双肾、膀胱声像未见明显异常。3.双侧输尿管上下段未见扩张。4.腹主动脉旁可探及范围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5.双侧肾上腺区可探及范围内未见明显球体感占位。

.05.07头颅平扫+增强,1.左侧额叶皮层下异常信号,考虑为陈旧性病灶;2.考虑缺血性脑白质改变(Fazekas1级)。

.05.08骨骼全身骨显像,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

.05.11常规病理检查,(右肺穿刺物)腺癌。免疫组化:S2434-A03#:CK(+)、NapsinA(+)、TTF-1(+)、Ki-67(约20%+)、ALK(D5F3)(-)、P40(-)、CgA(-)、CD56(-)。

外送基因检测示:EGFR-19外显子突变,TP53突变;PD-L1免疫组化:TPS约90%。

.06.15血常规:WBC5.6×10^9/L,RBC3.18×10^12/L,HGB99g/L,PLT×10^9/L。

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速率法)U/L,α-羟丁酸脱氢酶U/L,磷酸肌酸激酶U/L。肌钙蛋白I(荧光定量)0.01ng/ml,肌红蛋白(荧光定量)44ng/ml,N端脑钠肽前体(荧光定量)pg/ml;

肝功能示:ALT27U/L,AST29U/L,总蛋白60.9g/L,白蛋白34g/L。

血肿瘤标志物示:癌胚抗原(CEA)5.76ng/ml(.05.05CEA37.3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0.2ng/ml;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Cyfa21-1)2.24ng/ml;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35.27pg/ml。

.06.15胸水+心包积液常规,1.双侧胸腔积液。量少,未定位;2.心包腔未见积液。

诊断

右肺中叶恶性肿瘤(腺癌T2bN2M0IIIA期)、胸腔内淋巴结继发性的恶性肿瘤、

不安腿综合征。

诊疗经过

.05.17开始予以三代EGFR-TKI制剂奥希替尼(80mgqd)治疗。

.06.15返院复查。

返院时症状:咳嗽明显,干咳为主,稍感咽喉部不适,伴双下肢疼痛,感胸闷、胸痛,无发热、盗汗,无恶心、呕吐。

查体:体温(T):36.9℃,脉搏(P):86次/分,呼吸(R):20次/分,血压(BP):/80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减弱,双下肺可闻及VELCRO啰音。心率86次/分,心律齐整,心音正常,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06.16在B超引导下行右侧胸腔穿刺抽液。

停奥希替尼;予以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曲美他嗪营养心肌、纠正低蛋白血症、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治疗5天后患者咳嗽显著改善,胸闷、气紧明显改善,肺部查体双下肺VELCRO啰音基本消失。

.06.19复查血细胞分析+有核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白细胞(仪器法)4.79×*10^9/L,红细胞(仪器法)3.59×*10^12/L,血红蛋白(仪器法)g/L,血小板(仪器法)×*10^9/L;

.06.20予以好转出院,出院后予以阿美替尼抗肿瘤治疗。

.07.17返院复查,患者无明显不适,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予以完善相关检查。

专家观点概要

奥希替尼会出现一些心肌损害等不良反应,考虑是由药物引起的。在不考虑医保报销的情况下可以换用第三代靶向药物阿美替尼,不良反应会更小。

此次“星火计划扬帆行动·肿瘤精准化诊疗美丽中国行南昌站”举办得非常成功,在姚伟荣和徐全教授的带领下,来自江西省的医生们聚在一起,分享了2个专题和3个精彩病例,并就一些诊疗方面的疑点难点交流了宝贵的经验,不仅让线上的专家们受益匪浅,也解决了相关医生的临床实际问题,得到了线上线下参与直播的医生们的一致好评。

文稿IEmma

小编IMoon

-特别鸣谢-

医者纵横线上活动集结了国内众多的学术中青年精英,分享国内外指南、研究进展,进行疑难病例的讨论,旨在让学术交流更加便捷,造福更多基层医生。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彩回顾星火计划扬帆行动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