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啰音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消失的ldquo左肺rdquo
TUhjnbcbe - 2022/5/14 16:09:00
北京看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如果你有过水下憋气的感觉,你大概能想象出自己的肺被水填满的滋味.近日,一位三岁男孩不幸遇到的就是这种少见但凶险万分的疾病!

正常肺部由大量气体充盈,气体含量越多,射线透过越多,呈色越接近背景色(黑色),此外,片子中白色结构由胸部的固有结构(气管、支气管、肋骨等)显影而成。

了解了常识,再看接下来的两张片子就是不是就有了诡异的感觉,除对比片中极少量气体显影外,整个左肺与相邻肌肉、骨骼等组织界限不清,肺里一没有气体,二看不出来边界,那左肺跑哪儿了?消失了?

见过树枝,见过肺里面取出来的树枝嘛?左肺确实没了气体,但它还在该在的地方,当然更不会消失,而是整个肺部被大大小小树枝样痰栓全部堵死实变,从而导致显影出现异常变化!

病例经过现病史

年11月6日13:00,患儿,男,3岁10个月,以“咳嗽7天,发热3天”为代主诉入院。

发病经过:7天前接触感冒病人后出现咳嗽,阵发性咳嗽,有痰,无闷喘,当地诊所予口服药物4天,具体不详,好转。

3天前患儿出现发热,最高40℃,热型不规则,无抽搐,呕吐、腹泻、头痛等,当地诊所输液3天,具体不详,效差。仍发热、咳嗽。患儿自患病以来精神欠佳,饮食减少,睡眠不实,二便无异常,否认异物呛咳史。

入院检查(-11-06)查体

体温39.1℃(已用退烧药),神志清,精神欠佳,全身皮肤无皮疹,无水肿、硬肿,肢端无发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毛发黑,双眼无分泌物,结膜无充血,双瞳孔等大等圆,胸廓对称,左肺叩诊浊音,呼吸音低;右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呼吸心率次/分,律齐。

辅助检查

11.06日血常规示Hbg/L;WBC10.32×10^9/L,N68.4%↑,L30.0%,RBC:4.09×10^12/L;PLT×10^9/L;CRP:15mg/L,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阴性。

入院胸片示:左肺密度均匀增高,右肺纹理增粗,心纵膈略左移,右隔角锐利。

11月7日生化项目检测示:

LDH:↑

HBDH:↑

CK:↑

TBA:27.5↑

凝血功能:

APTT:48.1S↑

FIB:1.78↓

DDI:0.84↑;

余呼吸道病*、甲乙流抗原快速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检测均阴性。

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92%(94%~%)

急查血气分析:

PH:7.51↑

PO2:59mmHg↓

PCO2:29mmHg

Na+:mmol/L

K+:3.4mmol/L

Ca2+:0.77mmol/L

Glu:9.0mmol/L

Lac:1.4mmol/L

HCO3-:23.1mmol/L

TCO2:24mmol/L↓

BE:0.1mmol/L

SO2:92%。

(提示呼吸性碱中*、低钠血症、呼吸衰竭)。

病例分析

患儿急性起病,病程10天,以咳嗽、发热首发症状入院,查体中左肺听诊异常、影像学检查示肺不张(左肺),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稍低,CRP炎症指标轻度升高。

初步诊断:1大叶性肺炎,2肺不张(左侧);入院后予吸氧,拉氧头孢,热痛宁,帕拉米韦抗感染(用药会诊后改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帕拉米韦+利奈唑胺)对症治疗,患儿体温于入院后第五天趋于平稳。

11月13日、11月15日因呼吸音再次波动,行纤支镜清理少量微小痰栓后恢复。

11月13日后体温(36.4-36.7℃)脉搏、心率等机体基础指标趋于平稳。

11月14日复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

11月18日病原体(NGS)报告示:

感染(继发)还是非感染(原发)?

随着第一次纤支镜后,树枝样痰栓的取出,临床诊断已经早早锁定,姗姗来迟的病原学诊断也由前期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体征的趋于平稳显露端倪,细环病*+肺炎支原体复和感染背后是不是反复堵死左肺的元凶?

塑型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曲菌病、支气管扩张和囊性纤维化等多种疾病[2-4],都可诱发“支气管树”的形成,大部分患儿起病急骤,以气促、喘鸣、咳嗽,发热等症状最为多见,常见体征为鼻翼煽动、气促、喘息、呼吸费力、呼吸音降低。

病情进展时可出现呼吸窘迫、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少数病例予呼吸机治疗后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仍不能有效改善。

病理学检查中常见见纤维素性改变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多有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少量病例可查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转归:入院8日后患儿生命体征各项指标趋于平稳,目前仍在密切医学观察,监测中。

总结与思考

结合现有测序结果(支原体+病*)复和感染的客观证据,得出继发性塑性形肺炎的判断应该顺理成章,但还应考虑两种病原体在人群中的定植情况,回顾病情中顽固痰栓的反复出现,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否有个体异质性,目前证据仍不充分。

如果疗效是医生追求的金标准,那么病原学诊断就是实验人员日常工作的重点,现阶段对最初血清学、培养等阴性结果,进行反推,前者是因病程时间不够,培养则是由于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及抗生素使用后送检所掩盖,如何构建合理的病原学、血清学等对维度,网络化的诊断体系,治疗中患儿机体功能评估等应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此外,没有一种检测手段是包治百病的,即便是测序给出的病原学结果,思考的余地还有很多,肺支感染的儿童数量远远高于(支原体)塑性形肺炎的检出,那么真正推动病情进展的原因到底为何?是病原亚型的差异?还是个体异质性?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一个病例的梳理既是一套实验项目的选择、整合、优化分析,更是不同专业、角度诊疗思维的一次碰撞。

高巍副主任技师检验科科主任点评

临床思维的培养和拓展可以帮助我们从多维度审视自己的不足,体会更多实验项目未来发展的方向,多学科诊疗协作组建设的设立已经给我们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托于PCR,NGS、质谱等一批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吐故纳新、博闻强记,我相信未来的检验人一定能走得更好、更远。

王惠丽主任医师呼吸内科科主任点评

塑型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少见、凶险疾病,病程急、痰栓易再生,支气管镜清理痰栓是临床唯一可选用的快速治疗方案,术后还应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消失的ldquo左肺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