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肺线虫的形态
小型肺丝虫:主要是幼龄羊只容易感染,一般在肺泡和细支气管中寄生,且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感染初期,羊只体内的幼虫在移行过程中损伤肠黏膜和肺组织,如果继发感染细菌会造成广泛性肺炎,发育为成虫后能够导致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严重时会造成阻塞。雌虫一般是在肺脏产卵,孵出的幼虫通过气管上行移动到口腔内,并随着痰咯出或者吞咽后进人到消化道,再经由粪便排到体外,幼虫则会钻人到淡水螺蜘或者旱地螺蜘内,发育一段时间后钻出螺蜘,羊只通过食人污染有幼虫的饲草或者饮水进入消化道内,再经由血液循环侵入肺部,再次重复整个生活史。小型肺线虫的形态
注:小型肺线虫不同于大型肺线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的参加。二、临床症状羊只感染肺丝虫后,初期少数病羊出现频繁、剧烈的咳嗽,后渐渐变为弱性咳嗽,并逐渐扩散到整个羊群。羊群在被驱赶、夜间在圈舍内休息、早晨出牧时咳嗽得更加明显。仔细观察羊咳出的黏稠痰液,有时可见数量不等的虫卵或幼虫,随后病羊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从鼻腔中流出黏性分泌物,并在鼻孔周围形成结痂,打喷嚏。随着症状的进一步加重,病羊体温明显升高,并开始出现贫血及腹泻,黏膜呈苍白色,被毛粗乱、干燥,皮肤失去弹性,食欲下降,反刍无力或消失;出现腹泻、贫血、消瘦等症状,可视黏膜苍白,有的病羊眼睑、颌下和胸下水肿,常并发肺炎,最终由于体质过于消瘦或者虫体与黏液相互缠绕成团而导致喉头堵塞引起窒息而发生死亡。羔羊轻度感染或成年羊感染时的症状表现较轻。小型肺线虫单独感染时,病情表现比较缓慢,只是在病情加剧或接近死亡时,才明显表现为呼吸困难、干咳或呈暴发性咳嗽。三、鉴别诊断感冒:该病是一种全身性急性疫病,主要特征是病羊皮温不均,呼吸增快,大量流泪,鼻孔流出清涕。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在气候多变的季节容易发生,主要是由于健康羊只的上呼吸道往往寄生一些细菌和病*,能够导致感冒,在其缺乏营养,劳役过度,受寒或者大量出汗等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时,造成病原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发病。病羊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到约40℃,精神萎靡,嗜睡低头,鼻端、耳尖和四肢末端发凉,羞明流泪,眼结膜潮红,咳嗽,脉搏、呼吸加快。发病初期,鼻孔流出浆性鼻液,后期流出黏性和脓性鼻液,发出鼻塞音,鼻镜干燥,食欲不振,反刍次数减少或者完全停止,没有出现并发感染时,一般治疗3~5天后症状逐渐好转,7 -10天能够痊愈。支气管炎:该病主要是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出现炎症,临床上表现出咳嗽,听诊肺部有啰音,主要是由于受到寒冷侵袭和患感冒,如受到风雪侵袭、温度突然变化、没有加强防寒等。临床上表现出咳声短促,干性咳嗽,且比较痛苦。随着分泌物的不断增多,痛感逐渐减轻,变成湿咳。听诊胸部能够听到比较粗粝的干、湿哕音。病羊体温一般能够升高1~2℃,出现腹式呼吸,但没有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症状。频繁咳嗽,叫声低哑、疼痛。病理变化: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肺膨胀不全和肺气肿(图3),肺表面隆起,呈灰白色,触摸时有坚硬感;支气管中有黏性或脓性混有血丝的分泌团块和肺线虫(图4)。气管内分泌物增多,见有肺线虫(图5)。图3肺气肿
图4支气管中的肺线虫
图5气管中的肺线虫
四、预防措施1.放牧过程中,不去在寄生有较多中间宿主的低洼潮湿的草场放牧。大型草场要实行划区轮牧,给羊饮用流动水或井水,保证羊群不饮死水。2.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定期预防驱虫,驱虫治疗期应将粪便进行生物热处理,以杀死粪便中的幼虫和虫卵。3.改善羊只饲养管理,瘦弱羊只或在冬季应予适当补饲。尤其是在春、秋季节及时清扫羊舍内的粪便,并集中堆积进行发酵或者焚烧处理,彻底将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排出的虫卵或者幼虫全部消灭。五、治疗方法该病的治疗原则是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每天及时清除病羊排出的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出现二次感染。药物治疗:1.对病羊可灌服伊维菌素0.2mg/kg体重或丙硫苯咪唑1.0mg/kg体重,1次/天,间隔1周后再用药2次。2.症状严重的病羊,可根据体重情况使用5~10片敌百虫片,研磨后添加注射用水5mL浸泡,经过2h沉淀后,取0.5mL上清液在羊颈部缓慢注射到气管内。3.针对大型肺丝虫有技术的羊场可进行气管注射法治疗:可取碘片1克、碘化钾1.5克、蒸馏水毫升,先煮沸消*,待温度降到20~30℃时进行气管内注射。一次注射剂量羔羊为8毫升、幼羊为10毫升、成年羊为13毫升。4.对患有小型肺丝虫病的羊,可取水杨酸钠5克、蒸馏水毫升,先煮沸消*,待温度降到20~30℃时进行气管内注射。一次注射剂量幼羊为10~15毫升、成年羊为20毫升。对症治疗:对临床表现出肺炎症状的病羊,需要缓慢静脉滴注3%氨茶碱70mL、10%维生素C30mL、5%盐酸普鲁卡因10mL、10%葡萄糖mL,或者缓慢静脉滴注添加万IU青霉素钠的5%葡萄糖,1次/天,连用3天,同时最好采用抗菌素进行消炎。萧梅林